CubicPower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薑維兵敗牛頭山 107-5

  • 首頁
     
  • 下一段: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07-6
     
  • 有人報與薑維,維心不信,令人體訪得實,方教入城。霸拜見畢,哭告前事。維曰:"昔微子去周,成萬古之名:公能匡扶漢室,無愧古人也。"遂設宴相待。維就席問曰:"今司馬懿父子掌握重權,有窺我國之志否?"霸曰:"老賊方圖謀逆,未暇及外。但魏國新有二人,正在妙齡之際,若使領兵馬,實吳、蜀之大患也。"維問:"二人是誰?"霸告曰:"一人現為秘書郎,乃潁川長社人,姓鍾,名會,字士季,太傅鍾繇之子,幼有膽智。繇嘗率二子見文帝,會時年七歲,其兄毓年八歲。毓見帝惶懼,汗流滿面。帝問毓曰:卿何以汗?毓對曰:戰戰惶惶,汗出如漿。帝問會曰:"卿何以不汗?會對曰:戰戰慄栗,汗不敢出。帝獨奇之。及稍長,喜讀兵書,深明韜略;司馬懿與蔣濟皆奇其才。一人現為掾吏,乃義陽人也,姓鄧,名艾,字士載,幼年失父,素有大志,但見高山大澤,輒窺度指畫,何處可以屯兵,何處可以積糧,何處可以埋伏。人皆笑之,獨司馬懿奇其才,遂令參贊軍機。艾為人口吃,每奏事必稱艾艾。懿戲謂曰:卿稱艾艾,當有幾艾?艾應聲曰:鳳兮鳳兮,故是一鳳。其資性敏捷,大抵如此。此二人深可畏也。"維笑曰:"量此孺子,何足道哉!"於是姜維引夏侯霸至成都,入見後主。維奏曰:"司馬懿謀殺曹爽,又來賺夏侯霸,霸因此投降。目今司馬懿父子專權,曹芳懦弱,魏國將危。臣在漢中有年,兵精糧足;臣願領王師,即以霸為嚮導官,克服中原,重興漢室:以報陛下之恩,以終丞相之志。"尚書令費禕諫曰:"近者,蔣琬、董允皆相繼而亡,內治無人。伯約只宜待時,不宜輕動。"維曰:"不然。人生如白駒過隙,似此遷延歲月,何日恢復中原乎?"禕又曰:"孫子云:知彼知己,百戰百勝。我等皆不如丞相遠甚,丞相尚不能恢復中原,何況我等?"維曰:"吾久居隴上,深知羌人之心;今若結羌人為援,雖未能克復中原,自隴而西,可斷而有也。"後主曰:"卿既欲伐魏,可盡忠竭力,勿墮銳氣,以負朕命。"於是薑維領敕辭朝,同夏侯霸徑到漢中,計議起兵。維曰:"可先遣使去羌人處通盟,然後出西平,近雍州。先築二城於麴山之下,令兵守之,以為掎角之勢。我等盡發糧草於川口,依丞相舊制,次第進兵。"
  • 有 : ㄧㄡˇ ㄖㄣˊ : 有傑出不凡的人才。
  • 人
  • 報 : ㄅㄠˋ : 由某種前因而得的結果。 音信、消息。
  • 與 : ㄩˊ : ㄩˇ : ㄩˋ : 置於句末,表示感嘆的語氣。 置於句末,表示疑問、反詰的語氣。 : 贊成、允許。 支助、贊助。 : 參加。 干涉、干預。
  • 薑 ㄐㄧㄤ ㄨㄟˊ天水冀人,字伯約。兵敗詐降不成自刎。
  • 維
  • ,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心 : ㄒㄧㄣ : 內臟之一。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,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。
  • 不 : ㄅㄨˋ ㄒㄧㄣˋ : 沒有信用或失信。 不相信。
  • 信
  • ,
  • 令 : ㄌㄧㄥˋ ㄖㄣˊ : 善人,品德美好的人。 古代命婦的封號。
  • 人
  • 體 : ㄊㄧˇ ㄈㄤˇ : 親自查訪。
  • 訪
  • 得 : ㄉㄜˊ ㄕˊ : 治理訟獄得到實情。
  • 實
  • ,
  • 方 : ㄈㄤ : 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。 區域。
  • 教 : ㄐㄧㄠ : ㄐㄧㄠˋ : 傳授。 : 訓誨、誘導。 使、讓。
  • 入 : ㄖˋ : ㄖㄨˇ : ㄖㄨˋ : 發生性關係。 : 不留心的塞放。 暗中把財物給人。 : 進,由外面到裡面。 收進。
  • 城 : ㄔㄥˊ : 古時環繞京師或圍繞某一區域以供防守的大圍牆。 都市。
  • 。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拜 : ㄅㄞˋ ㄐㄧㄢˋ : 謁見、參見。
  • 見
  • 畢 : ㄅㄧˋ : 古代用以捕捉鳥、兔的長柄小網。 簡札。
  • ,
  • 哭 : ㄎㄨ : 因傷心或激動而流淚,甚至發出悲聲。 弔唁。
  • 告 : ㄍㄠˋ : ㄍㄨˋ : 訴說、報告。 請求。 : 規勸。
  • 前 : ㄑㄧㄢˊ ㄕˋ : 以前的事。
  • 事
  • 。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昔 : ㄘㄨㄛˋ : ㄒㄧˊ : 粗糙。 : 夜晚。 姓。
  • 微 : ㄨㄟˊ ㄗˇ : 周代宋國的始祖。 非正室所生的兒子。
  • 子
  • 去 : ㄑㄩˋ : 往、到。 離開。
  • 周 : ㄓㄡ : 完密、嚴謹。 全部、整個。
  • ,
  • 成 : ㄔㄥˊ : 做好事情。 變為。
  • 萬 : ㄨㄢˋ ㄍㄨˇ : 年代久遠、永遠。
  • 古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名 : ㄇㄧㄥˊ : 人的稱號。 事物的稱號。
  • :
  • 公 : ㄍㄨㄥ : 平分。 使多數人得知或分享。
  • 能 : ㄋㄥˊ : 傳說中的動物。 能力、才幹。
  • 匡 : ㄎㄨㄤ ㄈㄨˊ : 匡助扶持。
  • 扶
  • 漢 : ㄏㄢˋ : 我國種族之一。 漢語的簡稱。
  • 室 : ㄕˋ : 房間。 朝廷、朝代。
  • ,
  • 無 : ㄨˊ ㄎㄨㄟˋ : 沒有什麼可以慚愧的。
  • 愧
  • 古 : ㄍㄨˇ ㄖㄣˊ : 古代的人。
  • 人
  •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遂 : (又音)ㄙㄨㄟˊ : ㄙㄨㄟˋ : 又音。 : 稱心、滿足。 順從、順應。
  • 設 : ㄕㄜˋ ㄧㄢˋ : 設置宴席請客。
  • 宴
  • 相 : ㄒㄧㄤ ㄉㄞˋ : 對待、款待。
  • 待
  • 。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就 : ㄐㄧㄡˋ : 成功、完成。 從事。
  • 席 : ㄒㄧˊ : 用草莖、竹篾等編成的墊子,可坐臥。 座位。
  • 問 : ㄨㄣˋ : 向人請教。 責備、追究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今 : ㄐㄧㄣ : 現代。 姓。
  • 司 ㄙ ㄇㄚˇ ㄧˋ字仲達,河內溫人。病亡。有二子,分別為師、昭
  • 馬
  • 懿
  • 父 : ㄈㄨˋ ㄗˇ : 父親與兒子。 古時稱叔與姪為'父子'。
  • 子
  • 掌 : ㄓㄤˇ ㄨㄛˋ : 在其權限內。 控制。
  • 握
  • 重 : ㄔㄨㄥˊ : ㄓㄨㄥˋ : 量詞。 : 物體的分量大。 濃、厚。
  • 權 : ㄑㄩㄢˊ : 古代稱測量重量的砝碼或秤錘。 變通的理念。
  • ,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窺 : ㄎㄨㄟ : 從隱密處或孔隙中偷看。 泛指見、觀看。
  • 我 : ㄨㄛˇ ㄍㄨㄛˊ : 稱自己的國家。
  • 國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志 : ㄓˋ : 意向、抱負、決心。 記錄事物的書。
  • 否 : ㄈㄡˇ : ㄆㄧˇ : 不然。 用在問句句尾,表示詢問。 : 易經卦名。 壞、惡。
  • ?
  • "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老 : ㄌㄠˇ ㄗㄟˊ : 對年老而德行不佳者的罵詞。 對敵人或極討厭者的罵詞。
  • 賊
  • 方 : ㄈㄤ : 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。 區域。
  • 圖 : ㄊㄨˊ ㄇㄡˊ : 計謀、打算。
  • 謀
  • 逆 : ㄋㄧˋ : 迎接。 接受。
  • ,
  • 未 : ㄨㄟˋ : 地支的第八位。 時辰名。
  • 暇 : ㄒㄧㄚˊ : (又音)ㄒㄧㄚˋ : 空閒。 : 又音。
  • 及 : ㄐㄧˊ : 到、到達。 趕得上。
  • 外 : ㄨㄞˋ : 不屬於某一定的範圍內均稱為'外'。 特指外國。
  • 。
  • 但 : ㄉㄢˋ : 僅、只。 只要。
  • 魏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高大的樣子。 : 國名。 朝代名:(西元220~265)三國之一。
  • 國 : ㄍㄨㄛˊ : 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'國'。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的團體。
  • 新 : ㄒㄧㄣ : 沒有使用過的。 剛開始的、始出現的。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二 : ㄦˋ :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,
  • 正 : ㄓㄥˋ ㄗㄞˋ : 恰在某個位置。 動作恰在進行。
  • 在
  • 妙 : ㄇㄧㄠˋ ㄌㄧㄥˊ : 女子的青春時代。
  • 齡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際 : ㄐㄧˋ : 邊、畔。 前後交接之時。
  • ,
  • 若 : ㄖㄨㄛˋ ㄕˇ : 倘使、假使。
  • 使
  • 領 : ㄌㄧㄥˇ ㄅㄧㄥ : 帶領兵馬。
  • 兵
  • 馬 : ㄇㄚˇ : 動物名。 計數的工具。
  • ,
  • 實 : ㄕˊ : 充足、富裕。 填滿而沒有空隙的。
  • 吳 : ㄨˊ : 國名。 朝代名:(西元222~280)三國之一。
  • 、
  • 蜀 : ㄕㄨˇ : 朝代名:見'蜀漢'條。 四川省的簡稱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大 : ㄊㄞˋ : ㄉㄚˋ : ㄉㄞˋ : 至高無上的。 : 在體積、面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深度、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,或超過比較的對 象。 最年長的、排行第一的。 : '大夫'。
  • 患 : ㄏㄨㄢˋ : 憂慮、擔心。 得、遭逢。
  •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問 : ㄨㄣˋ : 向人請教。 責備、追究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二 : ㄦˋ :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
  • 誰 : (讀音)ㄕㄨㄟˊ : (語音)ㄕㄟˊ : 讀音。 : 甚麼人。 任何人。
  • ?
  • "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告 : ㄍㄠˋ : ㄍㄨˋ : 訴說、報告。 請求。 : 規勸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一 : ㄧ ㄖㄣˊ : 古稱天子為一人。 一個人。
  • 人
  • 現 : ㄒㄧㄢˋ : 目前的、當前的。 實有的、目前有的。
  • 為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創制。 行、作。 : 因,表示原因。 替、給。
  • 秘 : (又音)ㄅㄧˋ : ㄇㄧˋ : 又音。 : 同'祕'。
  • 書 : ㄕㄨ : 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。 信件。
  • 郎 : ㄌㄤˊ : 秦漢時起,官多稱為'郎'。 對男子的美稱。
  • ,
  • 乃 : ㄋㄞˇ : 你、你的。 他、他的。
  • 潁 : ㄧㄥˇ ㄔㄨㄢ : 郡名。秦朝設置,漢、晉均沿置,轄境約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。
  • 川
  • 長 : ㄓㄤˇ : ㄓㄤˋ : ㄔㄤˊ : 年紀大、輩分高的人。 主管、領導人。 : 多餘的。 : 兩端點之間的距離。 優點、長處。
  • 社 : ㄕㄜˋ : 傳說中的土地神。 祭土地神的地方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,
  • 姓 : ㄒㄧㄥˋ : 表示個人所屬家族及區別家族系統的符號。 姓。
  • 鍾 : ㄓㄨㄥ : 盛酒的器具。 量詞。
  • ,
  • 名 : ㄇㄧㄥˊ : 人的稱號。 事物的稱號。
  • 會 : ㄍㄨㄟˋ : ㄏㄨㄟˇ : ㄏㄨㄟˋ : ㄎㄨㄞˋ : '會稽'。 : 片刻。 : 集合、聚合。 相見、見面。 : 姓。
  • ,
  • 字 : ㄗˋ : 文字,記錄語言的符號。 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。
  • 士 : ㄕˋ : 未婚的男子。 男子的美稱。
  • 季 : ㄐㄧˋ : 古人用伯、仲、叔、季作兄弟排行,年齡最小的稱為'季'。 弟的代稱。
  • ,
  • 太 : ㄊㄞˋ ㄈㄨˋ : 職官名。 輔導太子的官。
  • 傅
  • 鍾 ㄓㄨㄥ (ㄓㄡˋ;ㄧㄠˊ;ㄧㄡˊ)長安郡守。舉薦司馬懿。大書法家
  • 繇
  • 之 : ㄓ ㄗˇ : 此人。
  • 子
  • ,
  • 幼 : ㄧㄡˋ : 年紀小的。 初生的。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膽 : ㄉㄢˇ : 內臟器官之一。 勇氣,古人以為勇氣由膽發出。
  •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
  • 。
  • 繇 : ㄓㄡˋ : ㄧㄠˊ : ㄧㄡˊ : 古代占卜的文辭。 : 勞役。 : 通'由'。
  • 嘗 : ㄔㄤˊ : 辨別滋味。 試探、試驗。
  • 率 : ㄕㄨㄛˋ : ㄕㄨㄞˋ : ㄌㄩˋ : 同'帥'的讀音。 : 榜樣。 姓。 : 比例中相比的數。 準則、法度。
  • 二 : ㄦˋ ㄗˇ : 詩經邶風的篇名。共二章。
  • 子
  •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
  • 文 : ㄨㄣˊ : ㄨㄣˋ : 線條交錯的圖案、花紋。 文字。 : 掩飾。 修飾。
  •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  • ,
  • 會 : ㄍㄨㄟˋ : ㄏㄨㄟˇ : ㄏㄨㄟˋ : ㄎㄨㄞˋ : '會稽'。 : 片刻。 : 集合、聚合。 相見、見面。 : 姓。
  •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
  • 年 : ㄋㄧㄢˊ : 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。 收成、年成。
  • 七 : ㄑㄧ : 介於六與八之間的自然數。 文體名。
  • 歲 : ㄙㄨㄟˋ : 年。 時光。
  • ,
  •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
  • 兄 : ㄒㄩㄥ : 稱謂:用以稱同胞先出生者。
  • 毓 : ㄩˋ : 養育。 孕育、產生。
  • 年 : ㄋㄧㄢˊ : 地球環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。 收成、年成。
  • 八
  • 歲 : ㄙㄨㄟˋ : 年。 時光。
  • 。
  • 毓 : ㄩˋ : 養育。 孕育、產生。
  •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
  •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  • 惶 : ㄏㄨㄤˊ : 恐懼、害怕。
  • 懼 : ㄐㄩˋ : 畏、害怕。 恐嚇。
  • ,
  • 汗 : ㄏㄢˊ : ㄏㄢˋ : '可汗'。 : 由動物皮膚的毛細孔所排泄出的液體。 姓。
  • 流 : ㄌㄧㄡˊ : 水的通稱。 像水流的東西。
  • 滿 : ㄇㄢˇ ㄇㄧㄢˋ : 滿臉。
  • 面
  • 。
  •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  • 問 : ㄨㄣˋ : 向人請教。 責備、追究。
  • 毓 : ㄩˋ : 養育。 孕育、產生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卿 : ㄑㄧㄥ : 職官名。 對人的尊稱。
  • 何 : ㄏㄜˊ ㄧˇ : 為什麼。 如何。
  • 以
  • 汗 : ㄏㄢˊ : ㄏㄢˋ : '可汗'。 : 由動物皮膚的毛細孔所排泄出的液體。 姓。
  • ?
  • 毓 : ㄩˋ : 養育。 孕育、產生。
  • 對 : ㄉㄨㄟˋ : 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。 一般的應答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戰 : ㄓㄢˋ ㄓㄢˋ ㄏㄨㄤˊ ㄏㄨㄤˊ : 形容戒慎畏懼的樣子。
  • 戰
  • 惶
  • 惶
  • ,
  • 汗 : ㄏㄢˋ ㄔㄨ ㄖㄨˊ ㄐㄧㄤ : 形容流很多汗。
  • 出
  • 如
  • 漿
  • 。
  •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  • 問 : ㄨㄣˋ : 向人請教。 責備、追究。
  • 會 : ㄍㄨㄟˋ : ㄏㄨㄟˇ : ㄏㄨㄟˋ : ㄎㄨㄞˋ : '會稽'。 : 片刻。 : 集合、聚合。 相見、見面。 : 姓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卿 : ㄑㄧㄥ : 職官名。 對人的尊稱。
  • 何 : ㄏㄜˊ ㄧˇ : 為什麼。 如何。
  • 以
  • 不 : ㄈㄡ : ㄈㄡˇ : ㄈㄨ : ㄅㄨˋ : 姓。 : 表示否定。 表示疑問、未定。 : 花萼上的蒂。 : 否定詞。 與'就'連用,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。
  • 汗 : ㄏㄢˊ : ㄏㄢˋ : '可汗'。 : 由動物皮膚的毛細孔所排泄出的液體。 姓。
  • ?
  • 會 : ㄍㄨㄟˋ : ㄏㄨㄟˇ : ㄏㄨㄟˋ : ㄎㄨㄞˋ : '會稽'。 : 片刻。 : 集合、聚合。 相見、見面。 : 姓。
  • 對 : ㄉㄨㄟˋ : 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。 一般的應答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戰 : ㄓㄢˋ : 打仗。 論辯、反駁。
  • 戰 : ㄓㄢˋ ㄌㄧˋ : 因恐懼、寒冷或激動而顫抖。
  • 慄
  • 栗 : ㄌㄧˋ : 植物名。 姓。
  • ,
  • 汗 : ㄏㄢˊ : ㄏㄢˋ : '可汗'。 : 由動物皮膚的毛細孔所排泄出的液體。 姓。
  • 不 : ㄅㄨˋ ㄍㄢˇ : 心中怯懦,以致於不能付諸行動。 謙虛之詞。
  • 敢
  • 出 : ㄔㄨ : 自內至外。 產生、發生。
  • 。
  •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
  • 獨 : ㄉㄨˊ : 僅、但、唯、只。 偏偏。
  • 奇 : ㄑㄧˊ : ㄐㄧ : 特別、不尋常。 出人意表、難以揣測。 : 單數的。 不順利、乖舛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。
  • 及 : ㄐㄧˊ : 到、到達。 趕得上。
  • 稍 : ㄕㄠ : (又音)ㄕㄠˋ : 略微。 頗、甚。 : 又音。
  • 長 : ㄓㄤˇ : ㄓㄤˋ : ㄔㄤˊ : 年紀大、輩分高的人。 主管、領導人。 : 多餘的。 : 兩端點之間的距離。 優點、長處。
  • ,
  • 喜 : ㄒㄧˇ : 愛好。 感到歡樂。
  • 讀 : ㄉㄨˊ : ㄉㄡˋ : 照著文字唸。 閱讀、看書。 : 句中語意未完,讀時須停頓的地方。
  • 兵 : ㄅㄧㄥ ㄕㄨ : 講兵法的書。
  • 書
  • ,
  •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
  • 明 : ㄇㄧㄥˊ : 通曉。 使通曉。
  • 韜 : ㄊㄠ ㄌㄩㄝˋ : 原指六韜、三略等古代的兵書。
  • 略
  • ;
  • 司 ㄙ ㄇㄚˇ ㄧˋ字仲達,河內溫人。病亡。有二子,分別為師、昭
  • 馬
  • 懿
  • 與 : ㄩˊ : ㄩˇ : ㄩˋ : 置於句末,表示感嘆的語氣。 置於句末,表示疑問、反詰的語氣。 : 贊成、允許。 支助、贊助。 : 參加。 干涉、干預。
  • 蔣 : ㄐㄧㄤˇ ㄐㄧˋ : 人名。字子通,三國魏平阿人,生卒年不詳。
  • 濟
  • 皆 : ㄐㄧㄝ : 全、都,統括之詞。 並、同。
  • 奇 : ㄑㄧˊ : ㄐㄧ : 特別、不尋常。 出人意表、難以揣測。 : 單數的。 不順利、乖舛。
  •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
  • 才 : ㄘㄞˊ : 天賦的能力、稟性。 力量、智慧。
  • 。
  • 一 : ㄧ ㄖㄣˊ : 古稱天子為一人。 一個人。
  • 人
  • 現 : ㄒㄧㄢˋ : 目前的、當前的。 實有的、目前有的。
  • 為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創制。 行、作。 : 因,表示原因。 替、給。
  • 掾 : ㄩㄢˋ ㄌㄧˋ : 輔佐官吏的通稱。
  • 吏
  • ,
  • 乃 : ㄋㄞˇ : 你、你的。 他、他的。
  • 義 : ㄧˋ : 合宜的事情。 正道、正理。
  • 陽 : ㄧㄤˊ :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。 太陽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
  • ,
  • 姓 : ㄒㄧㄥˋ : 表示個人所屬家族及區別家族系統的符號。 姓。
  • 鄧 : ㄉㄥˋ : 國名。 地名:春秋時魯地,在今山東省汶河以南,運河以北一帶。
  • ,
  • 名 : ㄇㄧㄥˊ : 人的稱號。 事物的稱號。
  • 艾 : ㄧˋ : ㄞˋ : 通'乂'。 : 見'艾草'條。 比喻老人、年長的人。
  • ,
  • 字 : ㄗˋ : 文字,記錄語言的符號。 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。
  • 士 : ㄕˋ : 未婚的男子。 男子的美稱。
  • 載 : ㄗㄞˇ : ㄗㄞˋ : 量詞。 : 乘坐。 裝運。
  • ,
  • 幼 : ㄧㄡˋ ㄋㄧㄢˊ : 年歲幼少的時候。
  • 年
  • 失 : ㄕ : 丟掉、遺落。 錯過、縱放。
  • 父 : ㄈㄨˇ : ㄈㄨˋ : 古代對男子的美稱。 野老的通稱。 : 稱謂:對爸爸的稱呼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,
  • 素 : ㄙㄨˋ : 白色的生絹。 事物的基本性質、根本。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大 : ㄉㄚˋ ㄓˋ : 遠大的志向。
  • 志
  • ,
  • 但 : ㄉㄢˋ : 僅、只。 只要。
  •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
  • 高 : ㄍㄠ ㄕㄢ : 高聳的山陵。
  • 山
  • 大 : ㄊㄞˋ : ㄉㄚˋ : ㄉㄞˋ : 至高無上的。 : 在體積、面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深度、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,或超過比較的對 象。 最年長的、排行第一的。 : '大夫'。
  • 澤 : ㄗㄜˊ : 水流匯聚的地方。 使髮膚光潤的油脂。
  • ,
  • 輒 : ㄓㄜˊ : 古代車箱向前翻出的左右兩板。 姓。
  • 窺 : ㄎㄨㄟ : 從隱密處或孔隙中偷看。 泛指見、觀看。
  • 度 : ㄉㄨˋ : ㄉㄨㄛˋ : 表示物質的相關性質所達到的狀況。 法制、規範。 : 考慮、推測。 測量。
  • 指 : ㄓˇ ㄏㄨㄚˋ : 一種繪畫方法。 用手指比畫,做手勢。
  • 畫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ㄔㄨˋ : 那裡、那兒。
  • 處
  • 可 : ㄎㄜˇ ㄧˇ : 能夠。 表示具有某種用途。
  • 以
  • 屯 : ㄊㄨㄣˊ ㄅㄧㄥ : 屯駐兵士。
  • 兵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ㄔㄨˋ : 那裡、那兒。
  • 處
  • 可 : ㄎㄜˇ ㄧˇ : 能夠。 表示具有某種用途。
  • 以
  • 積 : ㄐㄧ : 蓄存、儲藏。 累聚。
  • 糧 : ㄌㄧㄤˊ : 穀類食物。 賦稅、田賦。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ㄔㄨˋ : 那裡、那兒。
  • 處
  • 可 : ㄎㄜˇ ㄧˇ : 能夠。 表示具有某種用途。
  • 以
  • 埋 : ㄇㄞˊ ㄈㄨˊ : 暗中躲藏著,等敵人到來後再起而攻擊。
  • 伏
  • 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皆 : ㄐㄧㄝ : 全、都,統括之詞。 並、同。
  • 笑 : ㄒㄧㄠˋ :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,或發出喜悅的聲音。 譏笑、嘲笑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,
  • 獨 : ㄉㄨˊ : 僅、但、唯、只。 偏偏。
  • 司 ㄙ ㄇㄚˇ ㄧˋ字仲達,河內溫人。病亡。有二子,分別為師、昭
  • 馬
  • 懿
  • 奇 : ㄑㄧˊ : ㄐㄧ : 特別、不尋常。 出人意表、難以揣測。 : 單數的。 不順利、乖舛。
  •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
  • 才 : ㄘㄞˊ : 天賦的能力、稟性。 力量、智慧。
  • ,
  • 遂 : (又音)ㄙㄨㄟˊ : ㄙㄨㄟˋ : 又音。 : 稱心、滿足。 順從、順應。
  • 令 : ㄌㄧㄥˋ : 命令、法令。 時節。
  • 參 : ㄘㄢ ㄗㄢˋ : 參預謀劃。 職官名:清於外蒙古、新疆等地設置參贊大臣,以輔佐將軍辦理軍務。
  • 贊
  • 軍 : ㄐㄩㄣ ㄐㄧ : 軍事機密。 軍用飛機。
  • 機
  • 。
  • 艾 : ㄧˋ : ㄞˋ : 通'乂'。 : 見'艾草'條。 比喻老人、年長的人。
  • 為 : ㄨㄟˊ ㄖㄣˊ : 人的外表、形貌。 做人的態度、為人處世。
  • 人
  • 口 : ㄎㄡˇ ㄐㄧˊ : 說話不流利,常有字音重複或詞句中斷的現象。
  • 吃
  • ,
  • 每 : ㄇㄟˇ : 常、往往。 凡是、只要。
  • 奏 : ㄗㄡˋ : 進獻。 古代臣下向皇帝上書或進言。
  • 事 : ㄕˋ : 工作、職務。 人類所作所為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、活動,都稱為'事'。
  • 必 : ㄅㄧˋ : 一定、肯定。 假設、如果。
  • 稱 : ㄔㄥˋ : (又音)ㄔㄣˋ : ㄔㄥ : 適合。 : 又音。 : 用秤計量輕重。 叫、叫做。
  • 艾 : ㄞˋ ㄞˋ : 三國時魏國的鄧艾患有口吃,每次說到自己時,連說艾艾。
  • 艾
  • 。
  • 懿 : ㄧˋ : 美好、美善的。 深。
  • 戲 : ㄏㄨ : ㄏㄨㄟ : ㄒㄧˋ : '於戲'。 : 軍中用以指揮的大旗。 : 玩耍、嬉遊。 開玩笑、嘲弄。
  • 謂 : ㄨㄟˋ : 評論。 告訴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卿 : ㄑㄧㄥ : 職官名。 對人的尊稱。
  • 稱 : ㄔㄥˋ : (又音)ㄔㄣˋ : ㄔㄥ : 適合。 : 又音。 : 用秤計量輕重。 叫、叫做。
  • 艾 : ㄞˋ ㄞˋ : 三國時魏國的鄧艾患有口吃,每次說到自己時,連說艾艾。
  • 艾
  • ,
  • 當 : ㄉㄤ : ㄉㄤˇ : ㄉㄤˋ : 擔任。 主管、管理。 : 以為、認為。 匹敵、抵抗。 : 合宜。 同一。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幾 : ㄐㄧ : ㄐㄧˇ : 細微。 危殆、危險。 : 詢問數量的多少。 表示不定的數目。
  • 艾 : ㄧˋ : ㄞˋ : 通'乂'。 : 見'艾草'條。 比喻老人、年長的人。
  • ?
  • 艾 : ㄧˋ : ㄞˋ : 通'乂'。 : 見'艾草'條。 比喻老人、年長的人。
  • 應 : ㄧㄥˋ ㄕㄥ : 回聲、應和的聲音。 隨聲應和。
  • 聲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鳳 : ㄈㄥˋ : 見'鳳凰'條。 姓。
  • 兮 : ㄒㄧ : 用於句中或句末,相當於'啊':表示感嘆的語氣。
  • 鳳 : ㄈㄥˋ : 見'鳳凰'條。 姓。
  • 兮 : ㄒㄧ : 用於句中或句末,相當於'啊':表示感嘆的語氣。
  • ,
  • 故 : ㄍㄨˋ : 原因、根由。 意外的事情、事件。
  •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
  • 一 : ㄧ : 自然數的開始。 姓。
  • 鳳 : ㄈㄥˋ : 見'鳳凰'條。 姓。
  • 。
  •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
  • 資 : ㄗ ㄒㄧㄥˋ : 天賦的性情。
  • 性
  • 敏 : ㄇㄧㄣˇ ㄐㄧㄝˊ : 反應迅速快捷。
  • 捷
  • ,
  • 大 : ㄉㄚˋ ㄉㄧˇ : 大概、大多數。
  • 抵
  • 如 : ㄖㄨˊ ㄘˇ : 這樣。
  • 此
  • 。
  • 此 : ㄘˇ : 這個。
  • 二 : ㄦˋ :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
  • 可 : ㄎㄜˇ ㄨㄟˋ : 令人畏懼。 令人敬畏。
  • 畏
  •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笑 : ㄒㄧㄠˋ : 因欣喜而在臉上露出快樂表情,或發出喜悅的聲音。 譏笑、嘲笑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量 : ㄌㄧㄤˊ : ㄌㄧㄤˋ : 以工具來計算物體的長短、大小或其他性質。 商酌、考慮。 : 計算物體數量的器具。 能容納事物的限度。
  • 此 : ㄘˇ : 這個。
  • 孺 : ㄖㄨˊ ㄗˇ : 幼童的通稱。 古稱貴妾。
  • 子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ㄗㄨˊ ㄉㄠˋ ㄗㄞ : 有什麼好說的、不值得說。
  • 足
  • 道
  • 哉
  • !
  • "
  • 於 : ㄩˊ ㄕˋ : 表承上啟下的連詞。
  • 是
  • 姜 : ㄐㄧㄤ ㄨㄟˊ : 人名。(西元202~264)字伯約,三國蜀漢天水冀縣(今甘肅省甘俗)人。
  • 維
  • 引
  • 夏 : ㄒㄧㄚˋ ㄏㄡˊ : 複姓。
  • 侯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至 : ㄓˋ : 二十四節氣之一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成 : ㄔㄥˊ : 做好事情。 變為。
  •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
  • ,
  • 入 : ㄖˋ : ㄖㄨˇ : ㄖㄨˋ : 發生性關係。 : 不留心的塞放。 暗中把財物給人。 : 進,由外面到裡面。 收進。
  •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
  • 後 : ㄏㄡˋ ㄓㄨˇ : 繼承王位的君主,嗣君。 歷史上慣稱朝代的末代君主為'後主'。
  • 主
  • 。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奏 : ㄗㄡˋ : 進獻。 古代臣下向皇帝上書或進言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司 ㄙ ㄇㄚˇ ㄧˋ字仲達,河內溫人。病亡。有二子,分別為師、昭
  • 馬
  • 懿
  • 謀 : ㄇㄡˊ ㄕㄚ : 設計殺人。
  • 殺
  • 曹 : ㄘㄠˊ :
  • 爽 : ㄕㄨㄤˇ : 舒適、暢快。 豪邁、不拘小節的。
  • ,
  • 又 : ㄧㄡˋ : 表示重複或反覆。 表示加強、加重的語氣。
  •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
  • 賺 : ㄓㄨㄢˋ : ㄗㄨㄢˋ : 獲得、贏得。 : 詐騙、哄騙。
  • 夏 : ㄒㄧㄚˋ ㄏㄡˊ : 複姓。
  • 侯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,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因 : ㄧㄣ ㄘˇ : 因而、所以。
  • 此
  • 投 : ㄊㄡˊ ㄒㄧㄤˊ : 停止抵抗,向對方降順。
  • 降
  • 。
  • 目 : ㄇㄨˋ ㄐㄧㄣ : 現今、現在。
  • 今
  • 司 ㄙ ㄇㄚˇ ㄧˋ字仲達,河內溫人。病亡。有二子,分別為師、昭
  • 馬
  • 懿
  • 父 : ㄈㄨˋ ㄗˇ : 父親與兒子。 古時稱叔與姪為'父子'。
  • 子
  • 專 : ㄓㄨㄢ ㄑㄩㄢˊ : 獨攬大權。
  • 權
  • ,
  • 曹 : ㄘㄠˊ :
  • 芳 : ㄈㄤ : 花草的香氣。 香草、花草。
  • 懦 : ㄋㄨㄛˋ ㄖㄨㄛˋ : 軟弱怕事。
  • 弱
  • ,
  • 魏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高大的樣子。 : 國名。 朝代名:(西元220~265)三國之一。
  • 國 : ㄍㄨㄛˊ : 古代稱諸侯或君王的封地為'國'。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權的團體。
  • 將 : ㄑㄧㄤ : ㄐㄧㄤ : ㄐㄧㄤˋ : 請求。 : 會、可能。 快要。 : 高級軍官。 高級軍階。
  • 危 : ㄨㄟˊ : 不安全。 病重。
  • 。
  • 臣 : ㄔㄣˊ : 俘虜、奴隸。 君王時代的官吏。
  • 在 : ㄗㄞˋ : 存、存活。 居於、處於。
  • 漢 : ㄏㄢˋ ㄓㄨㄥ : 地名。位於今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,秦嶺與大巴山之間,漢水流貫其間。
  • 中
  • 有 : ㄧㄡˇ ㄋㄧㄢˊ : 豐年。 多年、數年。
  • 年
  • ,
  • 兵 : ㄅㄧㄥ ㄐㄧㄥ ㄌㄧㄤˊ ㄗㄨˊ : 部隊精銳,糧食充足。
  • 精
  • 糧
  • 足
  • ;
  • 臣 : ㄔㄣˊ : 俘虜、奴隸。 君王時代的官吏。
  • 願 : ㄩㄢˋ : 希望、期待。 甘心、樂意。
  • 領 : ㄌㄧㄥˇ : 頸部。 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。
  • 王 : ㄨㄤˊ ㄕ : 天子的軍隊。
  • 師
  • ,
  • 即 : ㄐㄧˊ : 近、靠近、投向。 到、登上。
  • 以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為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創制。 行、作。 : 因,表示原因。 替、給。
  • 嚮 : ㄒㄧㄤˋ ㄉㄠˇ : 帶路。 帶路的人。
  • 導
  • 官 : ㄍㄨㄢ : 在政府機關擔任公職的人。 宦吏的居處。
  • ,
  • 克 : ㄎㄜˋ ㄈㄨˊ : 克制、制服。
  • 服
  • 中 : ㄓㄨㄥ ㄩㄢˊ : 平原之中。 黃河下游一帶,包括河南的大部分、山東的西部,河北、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。
  • 原
  • ,
  • 重 : ㄔㄨㄥˊ : ㄓㄨㄥˋ : 量詞。 : 物體的分量大。 濃、厚。
  • 興 : ㄒㄧㄥ : ㄒㄧㄥˋ : 事情的發生或出現。 發動。 : 情致、趣味。 詩六義之一。
  • 漢 : ㄏㄢˋ : 我國種族之一。 漢語的簡稱。
  • 室 : ㄕˋ : 房間。 朝廷、朝代。
  • :
  • 以
  • 報 : ㄅㄠˋ : 由某種前因而得的結果。 音信、消息。
  • 陛 : ㄅㄧˋ ㄒㄧㄚˋ : 古代臣民對天子的尊稱。
  • 下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恩 : ㄣ : 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的幫助。 情愛。
  • ,
  • 以
  • 終 : ㄓㄨㄥ : 結局、最後的時刻。 死亡。
  • 丞 : ㄔㄥˊ ㄒㄧㄤˋ : 職官名。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。
  • 相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志 : ㄓˋ : 意向、抱負、決心。 記錄事物的書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尚 : ㄕㄤˋ ㄕㄨ ㄌㄧㄥˋ : 職官名。秦置,漢沿襲,隸屬少府,掌奏章文書。
  • 書
  • 令
  • 費 (ㄈㄟˋ;ㄅㄧˋ) ㄧ蜀將,降劉。字文偉,長史,
  • 禕
  • 諫 : ㄐㄧㄢˋ : 用言語或行動勸告別人改正錯誤。 糾正、更改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近 : ㄐㄧㄣˋ : 時間、地點、血統、關係等方面距離不遠的。 淺顯明白、容易瞭解。
  • 者 : ㄓㄜˇ : 用於句中,表示停頓。 用於句末,表示語氣結束。
  • ,
  • 蔣 : ㄐㄧㄤˇ ㄨㄢˇ : 人名。(西元?~246)字公琰,三國蜀漢湘鄉(今湖南省湘鄉縣)人。
  • 琬
  • 、
  • 董 : ㄉㄨㄥˇ : 董事或董事長的簡稱。 見'古董'條。
  • 允 : ㄩㄣˇ : 答應、許可。
  • 皆 : ㄐㄧㄝ : 全、都,統括之詞。 並、同。
  • 相 : ㄒㄧㄤ ㄐㄧˋ : 連接、相續。
  • 繼
  • 而
  • 亡 : ㄨㄤˊ : ㄨˊ : 逃跑。 失去。 : 沒有。
  • ,
  • 內 : ㄋㄟˋ ㄓˋ : 國內的政治。 對婦女的教育。
  • 治
  • 無 : ㄇㄛˊ : ㄨˊ : '南無'。 : 不要。 未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。
  • 伯 : ㄅㄚˋ : (讀音)ㄅㄛˊ : (語音)ㄅㄞˇ : 古稱諸侯的盟主。 : 兄長。 稱謂:尊稱父親的哥哥。 : 稱謂。
  • 約 : ㄩㄝ : 纏束、束縛。 限制、管束。
  • 只 : ㄓ : ㄓˇ : 量詞。 : 僅。 儘。
  • 宜 : ㄧˊ : 相安、和順。 適當。
  • 待 : ㄉㄞˋ ㄕˊ : 等待時機。
  • 時
  • ,
  • 不 : ㄅㄨˋ ㄧˊ : 不當、不適宜。
  • 宜
  • 輕 : ㄑㄧㄥ : 鄙夷、不在乎。 比……為輕。
  • 動 : ㄉㄨㄥˋ : 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。 使用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不 : ㄅㄨˋ ㄖㄢˊ : 不如此、不這樣。 難不成、莫不是。
  • 然
  • 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ㄕㄥ : 人的一生,人活在世上。
  • 生
  • 如 : ㄖㄨˊ : 順從、依照。 如同、好像。
  • 白 : ㄅㄞˊ ㄐㄩ ㄍㄨㄛˋ ㄒㄧˋ : 白駒,駿馬。
  • 駒
  • 過
  • 隙
  • ,
  • 似 : ㄙˋ : 相像、相類。 繼嗣。
  • 此 : ㄘˇ : 這個。
  • 遷 : ㄑㄧㄢ ㄧㄢˊ : 形容徘徊不前。 拖延。
  • 延
  • 歲 : ㄙㄨㄟˋ ㄩㄝˋ : 年月、時光。
  • 月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: 那裡、何處。 誰。
  • 日 : ㄖˋ : ㄇㄧˋ : 太陽。 白天。 : 人名用字。
  • 恢 : ㄏㄨㄟ ㄈㄨˋ : 回復原來的樣子。 收復,將失去的收回來。
  • 復
  • 中 : ㄓㄨㄥ ㄩㄢˊ : 平原之中。 黃河下游一帶,包括河南的大部分、山東的西部,河北、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。
  • 原
  • 乎 : ㄏㄨ : (又音)ㄏㄨˊ : 用於句尾,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用於句尾,表示反詰的語氣。 : 又音。
  • ?
  • "
  • 禕 : ㄧ : 美好。
  • 又 : ㄧㄡˋ : 表示重複或反覆。 表示加強、加重的語氣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孫 : ㄙㄨㄣ ㄗˇ : ㄙㄨㄣ ˙ㄗ : 子孫。 人名。 : 稱謂:稱兒子的兒子。
  • 子
  • 云 : ㄩㄣˊ : 雲的古字。 姓。
  • :
  • 知 : ㄓ ㄅㄧˇ ㄓ ㄐㄧˇ : 對彼我雙方的情形都有充分的了解。
  • 彼
  • 知
  • 己
  • ,
  • 百 : ㄅㄞˇ ㄓㄢˋ ㄅㄞˇ ㄕㄥˋ : 每戰必勝。
  • 戰
  • 百
  • 勝
  • 。
  •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
  • 等 : ㄉㄥˇ : 品級、次第。 種、類。
  • 皆 : ㄐㄧㄝ : 全、都,統括之詞。 並、同。
  • 不 : ㄅㄨˋ ㄖㄨˊ : 比不上。
  • 如
  • 丞 : ㄔㄥˊ ㄒㄧㄤˋ : 職官名。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。
  • 相
  • 遠 : ㄩㄢˇ : ㄩㄢˋ : 時間、空間的距離大。 深奧。 : 遠離、不接近。
  • 甚 : (又音)ㄕㄜˊ : ㄕㄣˊ : ㄕㄣˋ : 又音。 : '甚麼'。 : 很、非常。 過分、過度。
  • ,
  • 丞 : ㄔㄥˊ ㄒㄧㄤˋ : 職官名。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。
  • 相
  • 尚 : ㄕㄤˋ :
  • 不 : ㄅㄨˋ ㄋㄥˊ : 不可以、不能夠。 未及、不及。
  • 能
  • 恢 : ㄏㄨㄟ ㄈㄨˋ : 回復原來的樣子。 收復,將失去的收回來。
  • 復
  • 中 : ㄓㄨㄥ ㄩㄢˊ : 平原之中。 黃河下游一帶,包括河南的大部分、山東的西部,河北、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。
  • 原
  • ,
  • 何 : ㄏㄜˊ ㄎㄨㄤˋ : 比較或更進一層推論。
  • 況
  •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
  • 等 : ㄉㄥˇ : 品級、次第。 種、類。
  • ?
  • "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吾 : ㄩˊ : ㄨˊ : '吾吾'。 : 我。 我的。
  • 久 : ㄐㄧㄡˇ ㄐㄩ : 長期居留。
  • 居
  • 隴 : ㄌㄨㄥˇ : 田埂、田間高地。 甘肅省的簡稱。
  • 上 : ㄕㄤˇ : ㄕㄤˋ : '上聲'。 : 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 皇帝。
  • ,
  • 深 : ㄕㄣ ㄓ : 十分瞭解。
  • 知
  • 羌 : ㄑㄧㄤ :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。 動物名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心 : ㄒㄧㄣ : 內臟之一。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,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。
  • ;
  • 今 : ㄐㄧㄣ : 現代。 姓。
  • 若 : ㄖㄜˇ : ㄖㄨㄛˋ : '般若'、'蘭若'等。 : 一種香草。 姓。
  • 結 : ㄐㄧㄝ : ㄐㄧㄝˊ : '結實'、'結結巴巴'、'結結實實'等。 : 用繩或線相鉤連。 締交、聯合。
  • 羌 : ㄑㄧㄤ :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。 動物名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ㄨㄟˊ : 人力所作為。
  • 為
  • 援 : ㄩㄢˊ : 拉、牽引。 引進。
  • ,
  • 雖 : ㄙㄨㄟ : (又音)ㄙㄨㄟˊ : 雖然、儘管。 縱然、即使。 : 又音。
  • 未 : ㄨㄟˋ : 地支的第八位。 時辰名。
  • 能 : ㄋㄥˊ : 傳說中的動物。 能力、才幹。
  • 克 : ㄎㄜˋ ㄈㄨˋ : 能夠恢復。 攻戰而收復失地。
  • 復
  • 中 : ㄓㄨㄥ ㄩㄢˊ : 平原之中。 黃河下游一帶,包括河南的大部分、山東的西部,河北、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。
  • 原
  • ,
  • 自 : ㄗˋ : 起源的地方。 姓。
  • 隴 : ㄌㄨㄥˇ : 田埂、田間高地。 甘肅省的簡稱。
  • 而
  • 西 : ㄒㄧ : 方位名。 稱歐美西方國家。
  • ,
  • 可 : ㄎㄜˇ : ㄎㄜˋ : 肯定、贊成、贊同。 適宜。 : '可汗'。
  • 斷 : ㄉㄨㄢˋ : 截開。 隔絕、不延續。
  • 而
  •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
  •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後 : ㄏㄡˋ ㄓㄨˇ : 繼承王位的君主,嗣君。 歷史上慣稱朝代的末代君主為'後主'。
  • 主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卿 : ㄑㄧㄥ : 職官名。 對人的尊稱。
  • 既 : ㄐㄧˋ : 已經。 盡、全部。
  • 欲 : ㄩˋ : 願望,想得到滿足的意念。 情慾。
  • 伐 : ㄈㄚ : (又音)ㄈㄚˊ : 砍。 征討、攻打。 : 又音。
  • 魏 : ㄨㄟˊ : ㄨㄟˋ : 高大的樣子。 : 國名。 朝代名:(西元220~265)三國之一。
  • ,
  • 可 : ㄎㄜˇ : ㄎㄜˋ : 肯定、贊成、贊同。 適宜。 : '可汗'。
  • 盡 : ㄐㄧㄣˋ ㄓㄨㄥ ㄐㄧㄝˊ ㄌㄧˋ : 竭盡心力去為他人或國家做事。
  • 忠
  • 竭
  • 力
  • ,
  • 勿 : ㄨˋ : 不要、不可。 不。
  • 墮 : ㄉㄨㄛˋ : ㄏㄨㄟ : 落、掉。 : 破壞、毀壞。
  • 銳 : ㄖㄨㄟˋ ㄑㄧˋ : 勇往直前的氣勢。
  • 氣
  • ,
  • 以
  • 負 : ㄈㄨˋ : 憑恃、憑藉。 靠、背對。
  • 朕 : ㄓㄣˋ ㄇㄧㄥˋ : 皇帝自稱其所下的命令。
  • 命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於 : ㄩˊ ㄕˋ : 表承上啟下的連詞。
  • 是
  • 薑 ㄐㄧㄤ ㄨㄟˊ天水冀人,字伯約。兵敗詐降不成自刎。
  • 維
  • 領 : ㄌㄧㄥˇ : 頸部。 衣服圍護頸部的部分。
  • 敕 : ㄔˋ : 告誡、命令。 謹慎修持。
  • 辭 : ㄘˊ : 辯訟的話。 敘述、說明的語言文字。
  • 朝 : ㄔㄠˊ : ㄓㄠ : 古代見人皆稱'朝'。 參拜神明。 : 早晨。 日、天。
  • ,
  • 同 : ㄊㄨㄥˊ : ㄊㄨㄥˋ : 會合、聚集。 統一、齊一。 : 巷弄、小街道。
  • 夏 : ㄒㄧㄚˋ ㄏㄡˊ : 複姓。
  • 侯
  • 霸 : ㄅㄚˋ : ㄆㄛˋ : 古時候諸侯的首領。 在地方上為非作歹、作惡稱雄的人。 : 農曆每月月初始見的月光或月亮。
  • 徑 : ㄐㄧㄥˋ : 小路,或泛指道路。 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或過程。
  • 到 : ㄉㄠˋ : 抵達、到達。 往、去。
  • 漢 : ㄏㄢˋ ㄓㄨㄥ : 地名。位於今陝西省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,秦嶺與大巴山之間,漢水流貫其間。
  • 中
  • ,
  • 計 : ㄐㄧˋ ㄧˋ : 計劃商議。
  • 議
  • 起 : ㄑㄧˇ ㄅㄧㄥ : 興兵、出兵。
  • 兵
  • 。
  • 維 : ㄨㄟˊ : 繫物的粗繩子。 法度、綱要。
  •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
  • :
  • "
  • 可 : ㄎㄜˇ : ㄎㄜˋ : 肯定、贊成、贊同。 適宜。 : '可汗'。
  • 先 : ㄒㄧㄢ : ㄒㄧㄢˋ : 祖先。 首要的事務。 : 不當超前而超前。 領導、率導。
  • 遣 : ㄑㄧㄢˇ : 差使、派發。 釋放、放走。
  • 使 : ㄕˇ : ㄕˋ : 命令、派遣。 讓、以致於。 : 、'之又音。
  • 去 : ㄑㄩˋ : 往、到。 離開。
  • 羌 : ㄑㄧㄤ : 我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。 動物名。
  •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
  • 處 : ㄔㄨˇ : ㄔㄨˋ : 居住、止息。 存在、置身於。 : 地方、場所。 事物的某一部分。
  • 通 : ㄊㄨㄥ : 沒有堵塞,可以穿過的。 流暢、暢達。
  • 盟 : ㄇㄥˊ : ㄇㄥˋ : 誓約。 文體名。 : 見'盟津'條。
  • ,
  • 然 : ㄖㄢˊ ㄏㄡˋ : 承接連詞。
  • 後
  • 出 : ㄔㄨ : 自內至外。 產生、發生。
  • 西 : ㄒㄧ : 方位名。 稱歐美西方國家。
  • 平 : ㄆㄧㄢˊ : ㄆㄧㄥˊ : 辨別。 : 不高不低、不凸出的。 協調的。
  • ,
  • 近 : ㄐㄧㄣˋ : 時間、地點、血統、關係等方面距離不遠的。 淺顯明白、容易瞭解。
  • 雍 : ㄩㄥ ㄓㄡ : 古九州之一。
  • 州
  • 。
  • 先 : ㄒㄧㄢ : ㄒㄧㄢˋ : 祖先。 首要的事務。 : 不當超前而超前。 領導、率導。
  • 築 : ㄓㄨˊ : 擣土使之堅實。 建造。
  • 二 : ㄦˋ : 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  • 城 : ㄔㄥˊ : 古時環繞京師或圍繞某一區域以供防守的大圍牆。 都市。
  • 於 : ㄩˊ : ㄨ : 在。 給。 : '烏'的本字。
  • 麴 : ㄑㄩˊ : 把麥子或白米蒸過,使它發酵後再晒乾,稱為'麴'。 姓。
  • 山 : ㄕㄢ : 陸地上高起的部分。 墳墓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下
  • ,
  • 令 : ㄌㄧㄥˋ : 命令、法令。 時節。
  • 兵 : ㄅㄧㄥ : 武器。 戰士、軍隊。
  • 守 : ㄕㄡˇ : ㄕㄡˋ : 官職、職責。 職官名。 : 通'狩'。
  •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
  • ,
  • 以 : ㄧˇ ㄨㄟˊ : 認為。 用為、用作。
  • 為
  • 掎 : ㄐㄧˇ ㄐㄩㄝˊ ㄓ ㄕˋ : 掎,拉足。
  • 角
  • 之
  • 勢
  • 。
  •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
  • 等 : ㄉㄥˇ : 品級、次第。 種、類。
  • 盡 : ㄐㄧㄣˋ : 完結、終止。 全部用出,竭力、努力完成。
  • 發 : ㄈㄚ : 放射。 生長、產生。
  • 糧 : ㄌㄧㄤˊ ㄘㄠˇ : 軍中人、馬所吃的糧食與草料。
  • 草
  • 於 : ㄩˊ : ㄨ : 在。 給。 : '烏'的本字。
  • 川 : ㄔㄨㄢ : 河流。 四川省的簡稱。
  • 口 : ㄎㄡˇ : 人或動物飲食、發聲的器官。 器物納入取出的地方。
  • ,
  • 依 : ㄧ : 靠著、倚傍。 倚靠、倚託。
  • 丞 : ㄔㄥˊ ㄒㄧㄤˋ : 職官名。秦漢以後輔佐天子的最高行政官員。
  • 相
  • 舊 : ㄐㄧㄡˋ ㄓˋ : 過去的制度。
  • 制
  • ,
  • 次 : ㄘˋ ㄉㄧˋ : 次序、依次。 接著、轉眼。
  • 第
  • 進 : ㄐㄧㄣˋ ㄅㄧㄥ : 軍隊向前推進。
  • 兵
  • 。
  • "
  • 下一段: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07-6
     
  • 下一回: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108
     
  • 辭典查出三國演義全目錄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1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薑維兵敗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2 卻說司馬懿聞曹爽同弟曹羲、曹訓、曹彥並心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3 許允、陳泰令爽先納印綬與司馬懿。爽令將印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4 時有曹爽從弟文叔之妻,乃夏侯令女也:早寡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5 有人報與薑維,維心不信,令人體訪得實,方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6 是年秋八月,先差蜀將句安、李歆同引一萬五...
     
  • 三國演義 第107回-7 卻說陳泰見李歆殺出城去了,乃謂郭淮曰:"...
     
  • updated: 2018/6/6 下午 12:10:02

CubicPower 隨身版
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