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話說魯智深走過數個山坡,見一座大松林,一條山路。隨著那山路行去,走不得半里,抬頭看時,卻見一所敗落寺院,被風吹得鈴鐸響。看那山門時,上有一面舊朱紅牌額,內有四個金字,都昏了,寫著「瓦罐之寺」。又行不得四五十步,過座石橋,再看時,一座古寺,已有年代。入得山門裏,仔細看來,雖是大?,好生崩損。但見:鐘樓倒塌,殿宇崩摧。山門盡長蒼苔,經閣都生碧蘚。釋迦佛蘆芽穿膝,渾如在雪嶺之時;觀世音荊棘纏身,卻似守香山之日。諸天壞損,懷中鳥雀營巢;帝釋欹斜,口內蜘蛛結網。沒頭羅漢,這法身也受災殃;折臂金剛,有神通如何施展。香積廚中藏兔穴,龍華臺上印狐蹤。魯智深入得寺來,便投知客寮去。只見知客寮門前大門也沒了,四圍壁落全無。智深尋思道:「這個大寺,如何敗落的恁地?」直入方丈前看時,只見滿地都是燕子糞,門上一把鎖鎖著,鎖上儘是蜘蛛網。智深把禪杖就地下搠著,叫道:「過往僧人來投齋。」叫了半日,沒一個答應。回到香積廚下看時,鍋也沒了,灶頭都塌損。智深把包裹解下,放在監齋使者面前,提了禪杖,到處尋去。尋到廚房後面一間小屋,見幾個老和尚坐地,一個個面黃肌瘦。智深喝一聲道:「你們這和尚,好沒道理!由洒家叫喚,沒一個應。」那和尚搖手道:「不要高聲。」智深道:「俺是過往僧人,討頓飯吃,有甚利害。」老和尚道:「我們三日不曾有飯落肚,那裏討飯與你吃?」智深道:「俺是五臺山來的僧人,粥也胡亂請洒家吃半碗。」老和尚道:「你是活佛去處來的僧,我們合當齋你,爭奈我寺中僧眾走散,並無一粒齋糧。老僧等端的餓了三日。」智深道:「胡說,這等一個大去處,不信沒齋糧。」老和尚道:「我這裏是個非細去處。只因是十方常住,被一個雲遊和尚,引著一個道人,來此住持,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。他兩個無所不為,把眾僧趕出去了。我幾個老的走不動,只得在這裏過,因此沒飯吃。」智深道:「胡說!量他一個和尚,一個道人,做得甚事,卻不去官府告他?」老和尚道:「師父,你不知這裏衙門又遠,便是官軍,也禁不的他。這和尚、道人好生了得,都是殺人放火的人,如今向方丈後面一個去處安身。」智深道:「這兩個喚做甚麼?」老和尚道:「那和尚姓崔,法號道成,綽號生鐵佛;道人姓丘,排行小乙,綽號飛天夜叉。這兩個那裏似個出家人,只是綠林中強賊一般,把這出家影占身體。」
話 : ㄏㄨㄚˋ ㄕㄨㄛ : 說書及平話小說常用的發語詞。 說 魯 ㄌㄨˇ ㄓˋ ㄕㄣ花和尚(魯達,提轄) 智 深 走 : ㄗㄡˇ : 疾行、奔跑。 步行。 過 : ㄍㄨㄛˋ ㄕㄨˋ : 數一次數目。 數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山 : ㄕㄢ ㄆㄛ : 山頂與平地間的斜面地帶。 坡 ,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 一 : ㄧ ㄗㄨㄛˋ : 滿座的賓客。 豎立的器或物,一件稱為'一座'。 座 大 : ㄊㄞˋ : ㄉㄚˋ : ㄉㄞˋ : 至高無上的。 : 在體積、面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深度、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,或超過比較的對 象。 最年長的、排行第一的。 : '大夫'。 松 : ㄙㄨㄥ ㄌㄧㄣˊ : 種滿松樹的樹林。 林 , 一 : ㄧ : 自然數的開始。 姓。 條 : ㄊㄧㄠˊ : 細長的樹枝。 長條形的物體。 山 : ㄕㄢ : 陸地上高起的部分。 墳墓。 路 : ㄌㄨˋ : 道路,供人馬舟車等行走的途徑。 條理、紋理。 。 隨 : ㄙㄨㄟˊ : 跟從、順從。 沿著、順著。 著 : ㄓㄨˋ : ㄓㄨㄛˊ : ˙ㄓㄜ : ㄓㄠ : ㄓㄠˊ : 顯露、表現。 標舉、標示。 : 穿上。 附、接觸。 :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。 表示動作的存有。 : 放置。 受。 : 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。 接觸。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山 : ㄕㄢ : 陸地上高起的部分。 墳墓。 路 : ㄌㄨˋ : 道路,供人馬舟車等行走的途徑。 條理、紋理。 行 : ㄏㄤˊ : ㄏㄤˋ : ㄒㄧㄥˊ : ㄒㄧㄥˋ : 行列。 兄弟姐妹長幼的次序。 : '行行'、'樹行子'等。 : 走、走路。 往。 : 行為舉止。 去 : ㄑㄩˋ : 往、到。 離開。 , 走 : ㄗㄡˇ : 疾行、奔跑。 步行。 不 : ㄅㄨˋ ㄉㄜˊ : 不能、不可以。 不會。 得 半 : ㄅㄢˋ : 二分之一的。 在……中間。 里 : ㄌㄧˇ : 居所、居處。 街坊、巷弄。 , 抬 : ㄊㄞˊ ㄊㄡˊ : 舉起頭來。 傳統書寫表示禮貌的格式。 頭 看 : ㄎㄢ : ㄎㄢˋ : ''之讀音。 看守。 : 視、瞧。 觀賞。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, 卻 : ㄑㄩㄝˋ : 推辭、拒而不受。 退。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 一 : ㄧ : 自然數的開始。 姓。 所 : ㄙㄨㄛˇ : 地方、處所。 恰當的位置。 敗 : ㄅㄞˋ ㄌㄨㄛˋ : 植物凋落。 殘破老舊。 落 寺 : ㄙˋ ㄩㄢˋ : 佛寺的通稱。 院 , 被 : ㄅㄟˋ : ㄆㄧ : 被子。 姓。 : 分散。 加衣於身而不束帶。 風 : ㄈㄥ : ㄈㄥˋ : 流動的空氣。 景象。 : 吹、吹風。 婉言勸諫。 吹 : ㄔㄨㄟ : ㄔㄨㄟˋ : 噘著嘴將氣體用力從口中呼出來。 氣流順著某方向流動。 : '鼓吹'。 得 : ㄉㄜˊ : ˙ㄉㄜ : ㄉㄞˇ : ㄉㄟˇ : 獲、取。 演算產生結果。 :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後面,表示結果或性狀。 : 遭受。 : 應該、必須、需要。 鈴 : ㄌㄧㄥˊ : 一種金屬製的中空器具。 叫喚人的音響器具。 鐸 : ㄉㄨㄛˊ : 樂器名。 姓。 響 : ㄒㄧㄤˇ : 回聲。 聲音。 。 看 : ㄎㄢ : ㄎㄢˋ : ''之讀音。 看守。 : 視、瞧。 觀賞。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山 : ㄕㄢ ㄇㄣˊ : 寺院的大門。 寺院。 門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, 上 : ㄕㄤˇ : ㄕㄤˋ : '上聲'。 : 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 皇帝。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 一 : ㄧ ㄇㄧㄢˋ : 一個完整的部分。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,用'一面'以為副詞。 面 舊 : ㄐㄧㄡˋ : 不新的、古老的、從前的。 朱 : ㄓㄨ ㄏㄨㄥˊ : 比大紅稍淺的紅色。 紅 牌 : ㄆㄞˊ : 揭示板或標誌。 商標。 額 : ㄜˊ : ㄜˋ : 頭前眉上髮下的部分。 限定的數目。 : 譯音用字。 , 內 : ㄋㄚˋ : ㄋㄟˋ : 收受。 遲鈍。 : 裡,相對於'外'。 心裡、心意。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 四 : ㄙˋ : 介於三和五之間的自然數。 古代樂譜上用來表示音階的符號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金 : ㄐㄧㄣ : (gold,Au)化學元素。 金屬的總稱。 字 : ㄗˋ : 文字,記錄語言的符號。 本名以外另取的別號。 ,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昏 : ㄏㄨㄣ : 傍晚,日暮的時候。 婚姻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, 寫 : ㄒㄧㄝˇ : ㄒㄧㄝˋ : 放置、移置。 拿筆記錄文字。 : 拆卸。 著 : ㄓㄨˋ : ㄓㄨㄛˊ : ˙ㄓㄜ : ㄓㄠ : ㄓㄠˊ : 顯露、表現。 標舉、標示。 : 穿上。 附、接觸。 :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。 表示動作的存有。 : 放置。 受。 : 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。 接觸。 「 瓦 : ㄨㄚˇ ㄍㄨㄢˋ : 提水的器具。 乞丐的用具。 罐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寺 : ㄙˋ : 古代的官舍、官署。 佛教的廟宇,僧人所居住的地方。 」 。 又 : ㄧㄡˋ : 表示重複或反覆。 表示加強、加重的語氣。 行 : ㄒㄧㄥˊ ˙ㄅㄨ ˙ㄉㄜ : 不能做。 走不到。 不 得 四 : ㄙˋ : 介於三和五之間的自然數。 古代樂譜上用來表示音階的符號。 五 : ㄨˇ : 介於四與六之間的自然數。 姓。 十 : ㄕˊ : 數目字,為九加一的總和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 步 : ㄅㄨˋ : 行、走,用腳走路。 追隨、跟從、仿效。 , 過 : ㄍㄨㄛ : ㄍㄨㄛˋ : 又音。 姓。 : 經、歷。 度。 座 : ㄗㄨㄛˋ : 位子、席位。 器物的托架。 石 : ㄕˊ ㄑㄧㄠˊ : 石造的橋。 橋 , 再 : ㄗㄞˋ : 第二次、又一次、兩次。 表示動作繼續重複。 看 : ㄎㄢ : ㄎㄢˋ : ''之讀音。 看守。 : 視、瞧。 觀賞。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, 一 : ㄧ ㄗㄨㄛˋ : 滿座的賓客。 豎立的器或物,一件稱為'一座'。 座 古 : ㄍㄨˇ ㄙˋ : 古老的寺廟。 寺 , 已 : ㄧˇ : 停止。 完畢、完成。 有 : ㄧㄡˇ ㄋㄧㄢˊ : 豐年。 多年、數年。 年 代 : ㄉㄞˋ : 歷史的階段、分期。 泛指時間。 。 入 : ㄖˋ : ㄖㄨˇ : ㄖㄨˋ : 發生性關係。 : 不留心的塞放。 暗中把財物給人。 : 進,由外面到裡面。 收進。 得 : ㄉㄜˊ : ˙ㄉㄜ : ㄉㄞˇ : ㄉㄟˇ : 獲、取。 演算產生結果。 :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後面,表示結果或性狀。 : 遭受。 : 應該、必須、需要。 山 : ㄕㄢ ㄇㄣˊ : 寺院的大門。 寺院。 門 裏 , 仔 : ㄗˇ ㄒㄧˋ : 周密、不輕率。 注意、小心。 細 看 : ㄎㄢˋ ㄌㄞˊ : 根據事況加以觀察推論。 來 , 雖 : ㄙㄨㄟ : (又音)ㄙㄨㄟˊ : 雖然、儘管。 縱然、即使。 : 又音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大 : ㄊㄞˋ : ㄉㄚˋ : ㄉㄞˋ : 至高無上的。 : 在體積、面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深度、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,或超過比較的對 象。 最年長的、排行第一的。 : '大夫'。 ? , 好 : ㄏㄠˇ ㄕㄥ : ㄏㄠˋ ㄕㄥ : 用心、仔細。 很、非常。 : 愛惜生命而不嗜殺。 生 崩 : ㄅㄥ : 倒塌。 毀壞。 損 : ㄙㄨㄣˇ : 減少。 失、喪失。 。 但 : ㄉㄢˋ : 僅、只。 只要。 見 : ㄒㄧㄢˋ : ㄐㄧㄢˋ : 顯露、顯出。 舉荐、介紹。 : 看到、看見。 拜會、訪問。 : 鐘 : ㄓㄨㄥ ㄌㄡˊ : 懸掛大鐘的樓閣。 樓 倒 : ㄉㄠˇ ㄊㄚ : 傾倒、塌下來。 形容衣服破舊、不挺。 塌 , 殿 : ㄉㄧㄢˋ ㄩˇ : 殿堂,高大的建築物。 宇 崩 : ㄅㄥ ㄘㄨㄟ : 崩塌、毀壞。 摧 。 山 : ㄕㄢ ㄇㄣˊ : 寺院的大門。 寺院。 門 盡 : ㄐㄧㄣˋ : 完結、終止。 全部用出,竭力、努力完成。 長 : ㄓㄤˇ : ㄓㄤˋ : ㄔㄤˊ : 年紀大、輩分高的人。 主管、領導人。 : 多餘的。 : 兩端點之間的距離。 優點、長處。 蒼 : ㄘㄤ ㄊㄞˊ : 深青色的苔蘚。 苔 , 經 : ㄐㄧㄥ :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,稱為'經'。 連接地球南、北兩極的假想直線。 閣 : ㄍㄜˊ : 古代一種類似樓的建築物。 古代一種在住宅屋內所隔出的夾室或夾層。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生 : ㄕㄥ : 長出、生長。 生產、生育。 碧 : ㄅㄧˋ : 青綠色的美石。 蘚 : ㄒㄧㄢˇ : 孢子植物(隱花植物)中的一類。 。 釋 : ㄕˋ ㄐㄧㄚ : 印度一氏族名。 佛祖釋迦牟尼的簡稱。 迦 佛 : ㄅㄧˋ : ㄈㄨˊ : ㄈㄛˊ : 輔佐。 : '仿佛'。 : 佛陀的簡稱。 見'佛教'條。 蘆 : ㄌㄨˊ : '蘆葦'。 芽 : ㄧㄚˊ : 植物初生的苗。 形狀像芽的東西。 穿 : ㄔㄨㄢ : 挖鑿、挖掘。 貫通、通過。 膝 : ㄒㄧ : 人體大腿與小腿相連處的外部關節,可以任意屈伸。 , 渾 : ㄍㄨㄣˇ : ㄏㄨㄣˊ : ㄏㄨㄣˋ : '渾渾'。 : 混濁、汙濁。 糊塗。 : 混雜。 如 : ㄖㄨˊ : 順從、依照。 如同、好像。 在 : ㄗㄞˋ : 存、存活。 居於、處於。 雪 : ㄒㄩㄝˇ : ㄒㄩㄝˋ : 下雪、降雪。 擦拭。 : '雪白'的'雪'的又音。 嶺 : ㄌㄧㄥˇ : 有道路可通的山頂。 連綿不斷的山。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; 觀 : ㄍㄨㄢ ㄕˋ ㄧㄣ : 西方三聖之一。 世 音 荊 : ㄐㄧㄥ ㄐㄧˊ : 多刺的灌木。 比喻困難、紛亂。 棘 纏 : ㄔㄢˊ ㄕㄣ : 纏繞於身,有束縛、包裹之意。 身 , 卻 : ㄑㄩㄝˋ : 推辭、拒而不受。 退。 似 : ㄙˋ : 相像、相類。 繼嗣。 守 : ㄕㄡˇ : ㄕㄡˋ : 官職、職責。 職官名。 : 通'狩'。 香 : ㄒㄧㄤ ㄕㄢ : 山名:在河南省洛陽縣南龍門山之東,因產香葛而得名。唐白居易居此,自號香山居士。 山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日 : ㄖˋ : ㄇㄧˋ : 太陽。 白天。 : 人名用字。 。 諸 : ㄓㄨ : 眾多、各個。 所有、一切。 天 : ㄊㄧㄢ :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,即天空。 一晝夜的時間。 壞 : ㄍㄨㄞˋ : ㄏㄨㄞˋ : 毀。 : 損毀。 腐爛。 損 : ㄙㄨㄣˇ : 減少。 失、喪失。 , 懷 : ㄏㄨㄞˊ ㄓㄨㄥ : 懷裡。 中 鳥 : ㄉㄧㄠˇ : ㄋㄧㄠˇ : 男性的生殖器。 罵人的粗穢語。 : 脊椎動物門的一個大類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 雀 : ㄑㄧㄠ : (語音)ㄑㄧㄠˇ : (讀音)ㄑㄩㄝˋ : 雀斑的雀的語音。 : 語音。 : 動物名。鳥綱雀形目鳴禽類。 營 : ㄧㄥˊ : 軍隊駐紮的地方。 陸軍的編制單位。 巢 : ㄔㄠˊ : 鳥類、昆蟲或其他動物的窩。 住處。 ; 帝 : ㄉㄧˋ : 天子、君主。 天神,宇宙的主宰。 釋 : ㄕˋ : 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簡稱。 泛稱佛教。 欹 : ㄧ : 傾斜不正。 斜 : ㄧㄝˊ : (又音)ㄒㄧㄚˊ : ㄒㄧㄝˊ : 終南山的山谷,在今陝西省褒城縣東北。 : 又音。 : 不正、傾側。 , 口 : ㄎㄡˇ : 人或動物飲食、發聲的器官。 器物納入取出的地方。 內 : ㄋㄚˋ : ㄋㄟˋ : 收受。 遲鈍。 : 裡,相對於'外'。 心裡、心意。 蜘 : ㄓ ㄓㄨ : 動物名。節肢動物門蜘蛛綱蜘蛛目。 蛛 結 : ㄐㄧㄝ : ㄐㄧㄝˊ : '結實'、'結結巴巴'、'結結實實'等。 : 用繩或線相鉤連。 締交、聯合。 網 : ㄨㄤˇ : 用繩線編成捕捉動物的器具。 像網狀的東西。 。 沒 : ㄇㄛˋ : ㄇㄟˊ : 沉入水中。 沉埋、掩覆。 : 無。 不如。 頭 : ㄊㄡˊ : ˙ㄊㄡ : 人或動物脖子以上的部分。 頭髮或髮式。 : 詞尾:接名詞。 羅 : ㄌㄨㄛˊ ㄏㄢˋ : 佛教修證的果位。 漢 ,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法 : ㄈㄚˇ ㄕㄣ : 佛陀的真如理體。 道教謂天仙真聖的真身。 身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受 : ㄕㄡˋ : 收得、接獲。 容納、容忍。 災 : ㄗㄞ ㄧㄤ : 災禍、災害。 殃 ; 折 : ㄕㄜˊ : ㄓㄜ : ㄓㄜˊ : 斷。 虧損。 : 翻轉、迴旋。 倒出。 : 摘取、弄斷。 彎、曲。 臂 : ㄅㄧˋ : (又音)ㄅㄟˋ : 人體解剖學上指從肩胛到腕骨的部分。 動物的前肢。 : 又音。 金 : ㄐㄧㄣ ㄍㄤ : 一種礦石。 比喻堅硬壯碩之物。 剛 , 有 : ㄧㄡˇ ㄕㄣˊ : 奇妙不可測,好像有神明從旁幫助。 精神圓足。 神 通 : ㄊㄨㄥ : 沒有堵塞,可以穿過的。 流暢、暢達。 如 : ㄖㄨˊ ㄏㄜˊ : 怎樣。 無可奈何、怎麼辦。 何 施 : ㄕ ㄓㄢˇ : 發揮才能、抱負。 展 。 香 : ㄒㄧㄤ ㄐㄧ ㄔㄨˊ : 寺裡的廚房,取香積佛國香飯之意。 積 廚 中 : ㄓㄨㄥ ㄗㄤˋ : 西藏地方的中部。 內臟。 藏 兔 : ㄊㄨˋ : 動物名。脊椎動物哺乳類兔形目。 穴 : (又音)ㄒㄩㄝˊ : ㄒㄩㄝˋ : 又音。 : 人居的土室。 洞窟,泛指地上或建築物的坑、洞。 , 龍 : ㄌㄨㄥˊ : 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。 古代帝王的象徵。 華 : ㄏㄨㄚ : ㄏㄨㄚˊ : ㄏㄨㄚˋ : 植物的花朵。 : 中國、華夏的簡稱。 光彩、光澤。 : 見'華山'條。 姓。 臺 : ㄊㄞˊ : 高而平,可供眺望四方的建築物。 在公共場所中,凡高出地面可供人活動或表演的設備。 上 : ㄕㄤˇ : ㄕㄤˋ : '上聲'。 : 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 皇帝。 印 : ㄧㄣˋ : 用木或金石等所刻成的圖章。 痕跡。 狐 : ㄏㄨˊ : 動物名。 姓。 蹤 : ㄗㄨㄥ : 足跡。 。 魯 ㄌㄨˇ ㄓˋ ㄕㄣ花和尚(魯達,提轄) 智 深 入 : ㄖˋ : ㄖㄨˇ : ㄖㄨˋ : 發生性關係。 : 不留心的塞放。 暗中把財物給人。 : 進,由外面到裡面。 收進。 得 : ㄉㄜˊ : ˙ㄉㄜ : ㄉㄞˇ : ㄉㄟˇ : 獲、取。 演算產生結果。 : 用在動詞、形容詞後面,表示結果或性狀。 : 遭受。 : 應該、必須、需要。 寺 : ㄙˋ : 古代的官舍、官署。 佛教的廟宇,僧人所居住的地方。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 , 便 : ㄆㄧㄢˊ : ㄅㄧㄢˋ : 姓。 : 順、順利、方便。 簡單的、非正式的。 投 : ㄊㄡˊ : 扔擲。 放進去。 知 : ㄓ ㄎㄜˋ : 寺廟中負責接待賓客的僧人。 舊時婚喪喜慶中負責招待賓客的人。 客 寮 : ㄌㄧㄠˊ : 小窗。 簡陋的屋舍。 去 : ㄑㄩˋ : 往、到。 離開。 。 只 : ㄓˇ ㄐㄧㄢˋ : 只覺得。 只看見。 見 知 : ㄓ ㄎㄜˋ : 寺廟中負責接待賓客的僧人。 舊時婚喪喜慶中負責招待賓客的人。 客 寮 : ㄌㄧㄠˊ : 小窗。 簡陋的屋舍。 門 : ㄇㄣˊ ㄑㄧㄢˊ : 門口的前方。 前 大 : ㄉㄚˋ ㄇㄣˊ : 整個建築物對外的主要門戶。 良好的家族,即大族。 門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沒 : ㄇㄛˋ ˙ㄌㄜ : 死亡。 了 , 四 : ㄙˋ : 介於三和五之間的自然數。 古代樂譜上用來表示音階的符號。 圍 : ㄨㄟˊ : 從四周攔擋、包攏。 環繞。 壁 : ㄅㄧˋ ㄌㄨㄛˋ : 窗戶。 落 全 : ㄑㄩㄢˊ : 完備、不缺。 整個的。 無 : ㄇㄛˊ : ㄨˊ : '南無'。 : 不要。 未。 。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尋 : ㄒㄩㄣˊ ㄙ : 反覆的思索。 思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這 : ㄓㄜˋ ˙ㄍㄜ : 這一個。 表示猶豫、思索的口頭語,無義。 個 大 : ㄊㄞˋ : ㄉㄚˋ : ㄉㄞˋ : 至高無上的。 : 在體積、面積、容量、數量、強度、深度、力量等方面超過一般,或超過比較的對 象。 最年長的、排行第一的。 : '大夫'。 寺 : ㄙˋ : 古代的官舍、官署。 佛教的廟宇,僧人所居住的地方。 , 如 : ㄖㄨˊ ㄏㄜˊ : 怎樣。 無可奈何、怎麼辦。 何 敗 : ㄅㄞˋ ㄌㄨㄛˋ : 植物凋落。 殘破老舊。 落 的 : ㄉㄧˊ : ㄉㄧˋ : ˙ㄉㄜ : 確、真、實在。 : 箭靶的中心。 : 結構助詞:置於形容詞後。 句尾助詞:置於句尾,表示肯定或加強的語氣。 恁 : ㄖㄣˋ ˙ㄉㄜ : 如此、這樣。 怎樣、怎麼。 地 ? 」 直 : ㄓˊ ㄖㄨˋ : 直接進入。 入 方 : ㄈㄤ ㄓㄤˋ : ㄈㄤ ˙ㄓㄤ : 長寬各一丈的面積。 : 維摩詰所說經說,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,但容量無限,禪宗取其意,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。 僧寺的住持。 丈 前 : ㄑㄧㄢˊ : 在正面的、臉所向的一面。 次序在先的。 看 : ㄎㄢ : ㄎㄢˋ : ''之讀音。 看守。 : 視、瞧。 觀賞。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, 只 : ㄓˇ ㄐㄧㄢˋ : 只覺得。 只看見。 見 滿 : ㄇㄢˇ ㄉㄧˋ : 一地、到處。 地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燕 : ㄧㄢˋ ˙ㄗ : 泛指燕雀目燕科的動物。 子 糞 : ㄈㄣˋ : 掃、棄。 施肥。 , 門 : ㄇㄣˊ ㄕㄤˋ : 官府的差役。 看門的人。 上 一 : ㄧ ㄅㄚˇ : 用手抓住。 物品握滿一手的分量。 把 鎖 : ㄙㄨㄛˇ : 安裝在門戶、箱櫃等開合處,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。 鏈條。 鎖 : ㄙㄨㄛˇ : 安裝在門戶、箱櫃等開合處,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。 鏈條。 著 : ㄓㄨˋ : ㄓㄨㄛˊ : ˙ㄓㄜ : ㄓㄠ : ㄓㄠˊ : 顯露、表現。 標舉、標示。 : 穿上。 附、接觸。 :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。 表示動作的存有。 : 放置。 受。 : 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。 接觸。 , 鎖 : ㄙㄨㄛˇ : 安裝在門戶、箱櫃等開合處,必須以鑰匙或暗碼打開的金屬器具。 鏈條。 上 : ㄕㄤˇ : ㄕㄤˋ : '上聲'。 : 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 皇帝。 儘 : ㄐㄧㄣˇ : 極盡。 聽任、隨意、不加限制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蜘 : ㄓ ㄓㄨ : 動物名。節肢動物門蜘蛛綱蜘蛛目。 蛛 網 : ㄨㄤˇ : 用繩線編成捕捉動物的器具。 像網狀的東西。 。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把 : ㄅㄚˇ : ㄅㄚˋ : ㄅㄞˇ : 握住、拿著。 看守。 : 柄,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。 花、葉或果實等的梗子。 : 之又音。 禪 : ㄔㄢˊ ㄓㄤˋ : 僧侶用具。 杖 就 : ㄐㄧㄡˋ ㄉㄧˋ : 原處。 順勢。 地 下 搠 : ㄕㄨㄛˋ : 刺、扎。 插、豎。 著 : ㄓㄨˋ : ㄓㄨㄛˊ : ˙ㄓㄜ : ㄓㄠ : ㄓㄠˊ : 顯露、表現。 標舉、標示。 : 穿上。 附、接觸。 :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。 表示動作的存有。 : 放置。 受。 : 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。 接觸。 , 叫 : ㄐㄧㄠˋ : 呼喊。 鳴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過 : ㄍㄨㄛˋ ㄨㄤˇ : 過去、逝去。 往來、過路。 往 僧 : ㄙㄥ ㄖㄣˊ : 佛教的出家人。 人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 投 : ㄊㄡˊ : 扔擲。 放進去。 齋 : ㄓㄞ : 祭祀前沐浴素食,清心寡欲,潔淨身心以示虔誠。 布施飯菜給僧侶。 。 」 叫 : ㄐㄧㄠˋ : 呼喊。 鳴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半 : ㄅㄢˋ ㄖˋ : 一天的二分之一,半天。 比喻很久的時間。 日 , 沒 : ㄇㄛˋ : ㄇㄟˊ : 沉入水中。 沉埋、掩覆。 : 無。 不如。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答 : ㄉㄚ ㄧㄥˋ : 應聲回答。 對答、應付。 應 。 回 : ㄏㄨㄟˊ : 掉轉。 返、歸。 到 : ㄉㄠˋ : 抵達、到達。 往、去。 香 : ㄒㄧㄤ ㄐㄧ ㄔㄨˊ : 寺裡的廚房,取香積佛國香飯之意。 積 廚 下 看 : ㄎㄢ : ㄎㄢˋ : ''之讀音。 看守。 : 視、瞧。 觀賞。 時 : ㄕˊ : 季節。 將一天依十二地支順序,所分成的時段,共有十二個時辰,簡稱為'時'。 , 鍋 : ㄍㄨㄛ : 烹煮食物或加熱用的器具。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沒 : ㄇㄛˋ ˙ㄌㄜ : 死亡。 了 , 灶 : ㄗㄠˋ ˙ㄊㄡ : 灶。 頭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塌 : ㄊㄚ : (底部)脫落。 (支架)垮落。 損 : ㄙㄨㄣˇ : 減少。 失、喪失。 。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把 : ㄅㄚˇ : ㄅㄚˋ : ㄅㄞˇ : 握住、拿著。 看守。 : 柄,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。 花、葉或果實等的梗子。 : 之又音。 包 : ㄅㄠ ㄍㄨㄛˇ : 用布包紮的行李。 泛指包紮成件的東西。 裹 解 : ㄐㄧㄝˇ : ㄐㄧㄝˋ : ㄒㄧㄝˋ : 分割、剖分。 分裂、分散。 : 見'解元'條。 官署、官吏辦公的地方。 : 見'解縣'條。 姓。 下 , 放 : ㄈㄤˇ : ㄈㄤˋ : 依據。 至。 : 逐。 棄。 在 : ㄗㄞˋ : 存、存活。 居於、處於。 監 : ㄐㄧㄢ ㄓㄞ ㄕˇ ㄓㄜˇ : 廟裡廚房中供奉的神。 齋 使 者 面 : ㄇㄧㄢˋ ㄑㄧㄢˊ : 眼前。 當面。 前 , 提 : ㄉㄧ : ㄕˊ : ㄊㄧˊ : 投擲。 見'提防'、'提溜'等條。 : '朱提'。 : 用手懸空拿著。 從下往上移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禪 : ㄔㄢˊ ㄓㄤˋ : 僧侶用具。 杖 , 到 : ㄉㄠˋ ㄔㄨˋ : 處處、各處。 處 尋 : ㄒㄧㄣˊ : ㄒㄩㄣˊ : 吳語。 : 古代八尺稱為'一尋'。 姓。 去 : ㄑㄩˋ : 往、到。 離開。 。 尋 : ㄒㄧㄣˊ : ㄒㄩㄣˊ : 吳語。 : 古代八尺稱為'一尋'。 姓。 到 : ㄉㄠˋ : 抵達、到達。 往、去。 廚 : ㄔㄨˊ ㄈㄤˊ : 烹調食物的地方。 房 後 : ㄏㄡˋ ㄇㄧㄢˋ : 人體或物體背面、靠後的部分。 次序靠後的部分。 面 一 : ㄧ ㄐㄧㄢ : ㄧ ㄐㄧㄢˋ : 房屋一所,稱為'一間'。 : 比喻相去不遠、極近。 間 小 : ㄒㄧㄠˇ : 邪惡的人、壞人。 小孩、年幼者。 屋 : ㄨ : 房舍。 房間。 , 見 : ㄐㄧㄢˋ ㄐㄧ : 明察事情發生前細微的跡象。 幾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坐 : ㄗㄨㄛˋ ㄉㄧˋ : 席地而坐。 坐著。 地 ,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面 : ㄇㄧㄢˋ ㄏㄨㄤˊ ㄐㄧ ㄕㄡˋ : 形容人消瘦、營養不良的樣子。 黃 肌 瘦 。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喝 : ㄧㄝˋ : ㄏㄜ : ㄏㄜˋ : 聲音幽噎嘶啞。 : 飲用液體、飲料或流質食物。 : 大聲呵斥。 高聲呼叫。 一 : ㄧ ㄕㄥ : 一個響音。 國音聲調,四聲分類的第一類。 聲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你 : ㄋㄧˇ ˙ㄇㄣ : 第二人稱的多數代名詞。 們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, 好 : ㄏㄠˇ : ㄏㄠˋ : 美、善,理想的。 友愛的。 : 心中所喜愛的事。 舊指玉器中的孔。 沒 : ㄇㄟˊ ㄉㄠˋ ㄌㄧˇ : 不合道理。 不應該。 道 理 ! 由 : ㄧㄡˊ : 原因。 機會、機緣。 洒 : ㄙㄚˇ ㄐㄧㄚ : 宋元時關西一帶人的自稱。 家 叫 : ㄐㄧㄠˋ ㄏㄨㄢˋ : 鳴叫。 放聲大叫。 喚 , 沒 : ㄇㄛˋ : ㄇㄟˊ : 沉入水中。 沉埋、掩覆。 : 無。 不如。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應 : ㄧㄥ : ㄧㄥˋ : 當、該。 或是、想來是,表示推測的意思。 : 回答。 允許、承諾。 。 」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搖 : ㄧㄠˊ ㄕㄡˇ : 把手左右擺動,以示再見、不可或不願。 動彈。 手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不 : ㄅㄨˋ ㄧㄠˋ : 要的相反詞。 禁戒之詞。 要 高 : ㄍㄠ ㄕㄥ : 大聲。 聲 。 」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俺 : ㄧㄢˋ : ㄢˇ : 大。 : 北方方言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過 : ㄍㄨㄛˋ ㄨㄤˇ : 過去、逝去。 往來、過路。 往 僧 : ㄙㄥ ㄖㄣˊ : 佛教的出家人。 人 , 討 : ㄊㄠˇ : 征伐。 索取。 頓 : ㄉㄨˊ : ㄉㄨㄣˋ : '冒頓'。 : 以頭或足叩地。 暫停、停留。 飯 : ㄈㄢˋ : 煮熟穀類的食物。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。 吃 : ㄔ : ㄐㄧˊ : 口中咀嚼食物後嚥下。 吸入、吸收。 : 說話結巴、言語困難的樣子。 ,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 甚 : (又音)ㄕㄜˊ : ㄕㄣˊ : ㄕㄣˋ : 又音。 : '甚麼'。 : 很、非常。 過分、過度。 利 : ㄌㄧˋ ㄏㄞˋ : ㄌㄧˋ ˙ㄏㄞ : 利益和損害。 關係。 : 嚴重。 猛烈、高強。 害 。 」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我 : ㄨㄛˇ ˙ㄇㄣ : 稱包括本身在內的若干人。 們 三 : ㄙㄚ : ㄙㄢ : ㄙㄢˋ : 同'仨'。 : 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。 姓。 : 屢次、再三。 日 : ㄖˋ : ㄇㄧˋ : 太陽。 白天。 : 人名用字。 不 : ㄅㄨˋ ㄘㄥˊ : 未嘗、沒有。 曾 有 : ㄧㄡˇ : ㄧㄡˋ : 豐足、富裕。 多,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。 : 表示重複、反複、連續。 飯 : ㄈㄢˋ : 煮熟穀類的食物。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。 落 : ㄌㄨㄛˋ : ㄌㄚˋ : ㄌㄠˋ : 脫落、凋墜。 掉下、降下。 : 遺漏、忘記。 掉在後面、跟不上。 : 降低。 停留。 肚 : ㄉㄨˇ : ㄉㄨˋ : 俗稱動物的胃為'肚'。 : 腹部。 ,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裏 討 : ㄊㄠˇ ㄈㄢˋ : 乞討飯食。 飯 與 : ㄩˊ : ㄩˇ : ㄩˋ : 置於句末,表示感嘆的語氣。 置於句末,表示疑問、反詰的語氣。 : 贊成、允許。 支助、贊助。 : 參加。 干涉、干預。 你 : ㄋㄧˇ : 第二人稱,亦指對方。 吃 : ㄔ : ㄐㄧˊ : 口中咀嚼食物後嚥下。 吸入、吸收。 : 說話結巴、言語困難的樣子。 ? 」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俺 : ㄧㄢˋ : ㄢˇ : 大。 : 北方方言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五 : ㄨˇ ㄊㄞˊ ㄕㄢ : 山名。位於山西省五臺縣東北。 臺 山 來 : ㄌㄞˊ ˙ㄉㄜ : 有能力、有本事。 的 僧 : ㄙㄥ ㄖㄣˊ : 佛教的出家人。 人 , 粥 : (語音)ㄓㄡ : (讀音)ㄓㄨˋ : ㄩˋ : 稀飯。 : 讀音。 : 賣。 養。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胡 : ㄏㄨˊ ㄌㄨㄢˋ : 草率、隨便。 亂 請 : ㄑㄧㄥ : ㄑㄧㄥˊ : ㄑㄧㄥˇ : '請室'。 : 實際的狀況、內容。 : 懇求、乞求。 延聘。 洒 : ㄙㄚˇ ㄐㄧㄚ : 宋元時關西一帶人的自稱。 家 吃 : ㄔ : ㄐㄧˊ : 口中咀嚼食物後嚥下。 吸入、吸收。 : 說話結巴、言語困難的樣子。 半 : ㄅㄢˋ : 二分之一的。 在……中間。 碗 : ㄨㄢˇ : 盛飲食的器皿。 量詞:計算碗裝物的單位。 。 」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你 : ㄋㄧˇ : 第二人稱,亦指對方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活 : ㄏㄨㄛˊ ㄈㄛˊ : 對高僧的敬稱。 稱慈悲為懷,救人濟世的人。 佛 去 : ㄑㄩˋ ㄔㄨˋ : 場所、地方。 所去的地方。 處 來 : ㄌㄞˊ ˙ㄉㄜ : 有能力、有本事。 的 僧 : ㄙㄥ : 和尚,出家修行的人。 姓。 , 我 : ㄨㄛˇ ˙ㄇㄣ : 稱包括本身在內的若干人。 們 合 : ㄏㄜˊ ㄉㄤ : 應當、應該。 性情、志趣相投,相處融洽。 當 齋 : ㄓㄞ : 祭祀前沐浴素食,清心寡欲,潔淨身心以示虔誠。 布施飯菜給僧侶。 你 : ㄋㄧˇ : 第二人稱,亦指對方。 , 爭 : ㄓㄥ ㄋㄞˋ : 怎奈、無奈。 奈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 寺 : ㄙˋ : 古代的官舍、官署。 佛教的廟宇,僧人所居住的地方。 中 : ㄓㄨㄥ : ㄓㄨㄥˋ :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。 內、裡面。 : 達到要點。 合、正對上。 僧 : ㄙㄥ : 和尚,出家修行的人。 姓。 眾 : ㄓㄨㄥˋ : 平凡的、普通的。 許多的。 走 : ㄗㄡˇ ㄙㄢˋ : 各自離開散去。 和同伴失散。 散 , 並 : ㄅㄤˋ : ㄅㄧㄥˋ : 依傍。 : 併合。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並排著。 無 : ㄇㄛˊ : ㄨˊ : '南無'。 : 不要。 未。 一 : ㄧ : 自然數的開始。 姓。 粒 : ㄌㄧˋ : 米粒。 顆粒狀的東西。 齋 : ㄓㄞ : 祭祀前沐浴素食,清心寡欲,潔淨身心以示虔誠。 布施飯菜給僧侶。 糧 : ㄌㄧㄤˊ : 穀類食物。 賦稅、田賦。 。 老 : ㄌㄠˇ ㄙㄥ : 年老的出家人。 僧 等 : ㄉㄥˇ : 品級、次第。 種、類。 端 : ㄉㄨㄢ ㄉㄧˋ : 果然、真的。 究竟、詳情。 的 餓 : ㄜˋ : 腹飢。 使飢餓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三 : ㄙㄚ : ㄙㄢ : ㄙㄢˋ : 同'仨'。 : 介於二和四之間的自然數。 姓。 : 屢次、再三。 日 : ㄖˋ : ㄇㄧˋ : 太陽。 白天。 : 人名用字。 。 」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胡 : ㄏㄨˊ ㄕㄨㄛ : 毫無根據的亂說話。 胡亂瞎鬧。 說 , 這 : ㄓㄜˋ ㄉㄥˇ : 如此、這樣。 等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大 : ㄉㄚˋ ㄑㄩˋ : 一去不復返。 去世。 去 處 : ㄔㄨˇ : ㄔㄨˋ : 居住、止息。 存在、置身於。 : 地方、場所。 事物的某一部分。 , 不 : ㄅㄨˋ ㄒㄧㄣˋ : 沒有信用或失信。 不相信。 信 沒 : ㄇㄛˋ : ㄇㄟˊ : 沉入水中。 沉埋、掩覆。 : 無。 不如。 齋 : ㄓㄞ : 祭祀前沐浴素食,清心寡欲,潔淨身心以示虔誠。 布施飯菜給僧侶。 糧 : ㄌㄧㄤˊ : 穀類食物。 賦稅、田賦。 。 」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裏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非 : ㄈㄟ ㄒㄧˋ : 不尋常、重要。 細 去 : ㄑㄩˋ ㄔㄨˋ : 場所、地方。 所去的地方。 處 。 只 : ㄓ : ㄓˇ : 量詞。 : 僅。 儘。 因 : ㄧㄣ : 憑藉、依據、利用。 承襲、沿襲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十 : ㄕˊ ㄈㄤ : 佛教用語。 方 常 : ㄔㄤˊ ㄓㄨˋ : 佛教用語:永存。 住 , 被 : ㄅㄟˋ : ㄆㄧ : 被子。 姓。 : 分散。 加衣於身而不束帶。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雲 : ㄩㄣˊ ㄧㄡˊ : 行跡無定,任意遨遊。 遊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, 引 著 : ㄓㄨˋ : ㄓㄨㄛˊ : ˙ㄓㄜ : ㄓㄠ : ㄓㄠˊ : 顯露、表現。 標舉、標示。 : 穿上。 附、接觸。 : 表示動作正持續進行。 表示動作的存有。 : 放置。 受。 : 表示狀態的持續或已有了結果。 接觸。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道 : ㄉㄠˋ ㄖㄣˊ : 修道或得道的人。 寺院裡的侍役。 人 ,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 此 : ㄘˇ : 這個。 住 : ㄓㄨˋ ㄔˊ : 護持佛法,令佛法久住世間。 佛教僧職。 持 , 把 : ㄅㄚˇ : ㄅㄚˋ : ㄅㄞˇ : 握住、拿著。 看守。 : 柄,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。 花、葉或果實等的梗子。 : 之又音。 常 : ㄔㄤˊ ㄓㄨˋ : 佛教用語:永存。 住 有 : ㄧㄡˇ ˙ㄉㄜ ㄇㄟˊ ˙ㄉㄜ : 一切、所有的。 富有與貧窮。 的 沒 的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毀 : ㄏㄨㄟˇ ㄏㄨㄞˋ : 破壞。 毀損倒坍。 壞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。 他 : (又音)ㄊㄨㄛ : ㄊㄚ : 又音。 : 第三人稱。 兩 : ㄌㄧㄤˇ : 量詞:計算重量的單位。 數目字,表一對、一雙之意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無 : ㄨˊ ㄙㄨㄛˇ ㄅㄨˋ ㄨㄟˊ : 什麼事都做得出來。 所 不 為 , 把 : ㄅㄚˇ : ㄅㄚˋ : ㄅㄞˇ : 握住、拿著。 看守。 : 柄,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。 花、葉或果實等的梗子。 : 之又音。 眾 : ㄓㄨㄥˋ : 平凡的、普通的。 許多的。 僧 : ㄙㄥ : 和尚,出家修行的人。 姓。 趕 : ㄍㄢˇ : 加速行動。 在後面驅策。 出 : ㄔㄨ ㄑㄩˋ : 從裡面到外邊去。 去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。 我 : (語音)ㄨㄛˇ : (讀音)ㄜˇ : 自稱。 自稱己方。 : 讀音。 幾 : ㄐㄧˇ ˙ㄍㄜ : 多少個。 少數。 個 老 : ㄌㄠˇ ˙ㄉㄜ : 稱老年人。 年老的妻子稱丈夫。 的 走 : ㄗㄡˇ : 疾行、奔跑。 步行。 不 : ㄈㄡ : ㄈㄡˇ : ㄈㄨ : ㄅㄨˋ : 姓。 : 表示否定。 表示疑問、未定。 : 花萼上的蒂。 : 否定詞。 與'就'連用,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。 動 : ㄉㄨㄥˋ : 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。 使用。 , 只 : ㄓˇ ㄉㄜˊ : 只好。 得 在 : ㄗㄞˋ : 存、存活。 居於、處於。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裏 過 : ㄍㄨㄛ : ㄍㄨㄛˋ : 又音。 姓。 : 經、歷。 度。 , 因 : ㄧㄣ ㄘˇ : 因而、所以。 此 沒 : ㄇㄛˋ : ㄇㄟˊ : 沉入水中。 沉埋、掩覆。 : 無。 不如。 飯 : ㄈㄢˋ : 煮熟穀類的食物。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。 吃 : ㄔ : ㄐㄧˊ : 口中咀嚼食物後嚥下。 吸入、吸收。 : 說話結巴、言語困難的樣子。 。 」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胡 : ㄏㄨˊ ㄕㄨㄛ : 毫無根據的亂說話。 胡亂瞎鬧。 說 ! 量 : ㄌㄧㄤˊ : ㄌㄧㄤˋ : 以工具來計算物體的長短、大小或其他性質。 商酌、考慮。 : 計算物體數量的器具。 能容納事物的限度。 他 : (又音)ㄊㄨㄛ : ㄊㄚ : 又音。 : 第三人稱。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,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道 : ㄉㄠˋ ㄖㄣˊ : 修道或得道的人。 寺院裡的侍役。 人 , 做 : ㄗㄨㄛˋ ˙ㄉㄜ : 值得做、可以做。 得 甚 : ㄕㄣˊ ㄕˋ : 甚麼事。 事 , 卻 : ㄑㄩㄝˋ ㄅㄨˋ : 豈不是。 不 去 : ㄑㄩˋ ㄍㄨㄢ : 辭去官職。 官 府 : ㄈㄨˇ :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。 官署,官員辦公的地方。 告 : ㄍㄠˋ : ㄍㄨˋ : 訴說、報告。 請求。 : 規勸。 他 : (又音)ㄊㄨㄛ : ㄊㄚ : 又音。 : 第三人稱。 ? 」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師 : ㄕ ˙ㄈㄨ : 老師的通稱。 對僧尼、道士的敬稱。 父 , 你 : ㄋㄧˇ : 第二人稱,亦指對方。 不 : ㄅㄨˋ ㄓ : 不知道、不明白。 不自覺。 知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裏 衙 : ㄧㄚˊ ㄇㄣˊ : 唐代皇宮前殿的殿門。 舊時官吏辦公、辦事的地方。 門 又 : ㄧㄡˋ : 表示重複或反覆。 表示加強、加重的語氣。 遠 : ㄩㄢˇ : ㄩㄢˋ : 時間、空間的距離大。 深奧。 : 遠離、不接近。 , 便 : ㄅㄧㄢˋ ㄕˋ : 就是、即是。 即使、即令、就算是。 是 官 : ㄍㄨㄢ ㄐㄩㄣ : 政府的軍隊。 軍 , 也 : ㄧㄝˇ : 表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。 表示疑問的語氣。 禁 : ㄐㄧㄣ : ㄐㄧㄣˋ : 承擔、受得住。 : 制止。 拘押。 不 : ㄅㄨˋ ㄉㄧˊ : 不實在。 的 他 : (又音)ㄊㄨㄛ : ㄊㄚ : 又音。 : 第三人稱。 。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、 道 : ㄉㄠˋ ㄖㄣˊ : 修道或得道的人。 寺院裡的侍役。 人 好 : ㄏㄠˇ ㄕㄥ : ㄏㄠˋ ㄕㄥ : 用心、仔細。 很、非常。 : 愛惜生命而不嗜殺。 生 了 : ㄌㄧㄠˇ ˙ㄉㄜ : 了卻、完結。 本領高強。 得 , 都 : ㄉㄨ : ㄉㄡ : 大城市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所在地。 : 皆。 還、尚且、甚至。 是 : ㄕˋ : 對、正確。 事情。 殺 : ㄕㄚ ㄖㄣˊ ㄈㄤˋ ㄏㄨㄛˇ : 無法無天,凶狠殘暴的惡行。 人 放 火 的 : ㄉㄧˊ : ㄉㄧˋ : ˙ㄉㄜ : 確、真、實在。 : 箭靶的中心。 : 結構助詞:置於形容詞後。 句尾助詞:置於句尾,表示肯定或加強的語氣。 人 : ㄖㄣˊ :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,且能製造並使用工具以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。 別人、他人。 , 如 : ㄖㄨˊ ㄐㄧㄣ : 而今、現在。 今 向 : ㄒㄧㄤˋ : 北面的窗戶。 方位。 方 : ㄈㄤ ㄓㄤˋ : ㄈㄤ ˙ㄓㄤ : 長寬各一丈的面積。 : 維摩詰所說經說,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,但容量無限,禪宗取其意,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。 僧寺的住持。 丈 後 : ㄏㄡˋ ㄇㄧㄢˋ : 人體或物體背面、靠後的部分。 次序靠後的部分。 面 一 : ㄧ ˙ㄍㄜ : 一。 指示價值或性質。 個 去 : ㄑㄩˋ ㄔㄨˋ : 場所、地方。 所去的地方。 處 安 : ㄢ ㄕㄣ : 安息身心。 立身。 身 。 」 智 : ㄓˋ : 聰明、識略。 姓。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兩 : ㄌㄧㄤˇ : 量詞:計算重量的單位。 數目字,表一對、一雙之意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喚 : ㄏㄨㄢˋ : 喊、叫。 招之使來。 做 : ㄗㄨㄛˋ ㄕㄣˊ : 做什麼、幹什麼。 甚 麼 : ㄇㄚˊ : ˙ㄇㄚ : ㄇㄛˊ : ˙ㄇㄜ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表疑問語氣。 : 細小。 : 語助詞。 ? 」 老 : ㄌㄠˇ : 年長的人。 對長輩的尊稱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: 「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和 : ㄏㄜˊ ㄕㄤˋ :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。 尚 姓 : ㄒㄧㄥˋ : 表示個人所屬家族及區別家族系統的符號。 姓。 崔 : ㄘㄨㄟ : 高大險峻。 , 法 : ㄈㄚˇ ㄏㄠˋ : 佛教、道教的信徒受戒時,由師所授的名號。 號 道 : ㄉㄠˋ : 路途、途徑。 方法、道理。 成 : ㄔㄥˊ : 做好事情。 變為。 , 綽 : ㄔㄨㄛˋ ㄏㄠˋ : 本名外另起的外號。 號 生 : ㄕㄥ ㄊㄧㄝˇ : 含鐵的礦石,經鼓風爐冶鍊,所得到最初的粗鐵。 鐵 佛 : ㄅㄧˋ : ㄈㄨˊ : ㄈㄛˊ : 輔佐。 : '仿佛'。 : 佛陀的簡稱。 見'佛教'條。 ; 道 : ㄉㄠˋ ㄖㄣˊ : 修道或得道的人。 寺院裡的侍役。 人 姓 : ㄒㄧㄥˋ : 表示個人所屬家族及區別家族系統的符號。 姓。 丘 : ㄑㄧㄡ : 小土山、小土堆。 墳冢、墳墓。 , 排 : ㄆㄞˊ ㄏㄤˊ : 依長幼排列的次序。 排列成行。 行 小 : ㄒㄧㄠˇ ㄧˇ : 兄弟中排行最小的。 乙 , 綽 : ㄔㄨㄛˋ ㄏㄠˋ : 本名外另起的外號。 號 飛 : ㄈㄟ ㄊㄧㄢ : 在空中飛翔的神仙。 天 夜 : ㄧㄝˋ ㄔㄚ : 佛教用語。 比喻容貌醜陋或性情凶暴的人。 叉 。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兩 : ㄌㄧㄤˇ : 量詞:計算重量的單位。 數目字,表一對、一雙之意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那 : ㄋㄚ : ㄋㄚˇ : ㄋㄚˋ : ㄋㄟˇ : ㄋㄟˋ : ㄋㄨㄛˊ : 姓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表示疑問。 : 指示詞。 : 多。 安定。 裏 似 : ㄙˋ : 相像、相類。 繼嗣。 個 : ㄍㄜˇ : ㄍㄜˋ : ˙ㄍㄜ : '自個兒'。 : 量詞。 見'個子'、'個兒'等條。 : 這個、那個、一個、添個、來個等語詞中的音讀。 出 : ㄔㄨ ㄐㄧㄚ ㄖㄣˊ : 離家修行的僧尼。 家 人 , 只 : ㄓˇ ㄕˋ : 不過是。 但是。 是 綠 : ㄌㄩˋ ㄌㄧㄣˊ : 綠色的山林。 山名。 林 中 : ㄓㄨㄥ : ㄓㄨㄥˋ :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。 內、裡面。 : 達到要點。 合、正對上。 強 : ㄑㄧㄤˊ : ㄑㄧㄤˇ : ㄐㄧㄤˋ : 健壯、盛大、有力。 剛毅、堅毅。 : 迫使、使用強力。 : 堅韌、不柔和。 僵硬。 賊 : ㄗㄜˊ : ㄗㄟˊ : 毀壞。 傷害、殺害。 : 竊盜財物的人。 泛指使壞作亂的人。 一 : ㄧ ㄅㄢ : 同樣、同等。 普通、通常。 般 , 把 : ㄅㄚˇ : ㄅㄚˋ : ㄅㄞˇ : 握住、拿著。 看守。 : 柄,器具上便於手拿的部分。 花、葉或果實等的梗子。 : 之又音。 這 : ㄓㄜˋ : ㄓㄟˋ : 指稱較近的人、事、時間或地方。 : '這'、'一'兩字的合音。 出 : ㄔㄨ ㄐㄧㄚ : 佛教徒離家成為僧團之一分子的這項行為。 家 影 : ㄧㄥˇ ㄓㄢˋ : 遮蔽、掩護。 占 身 : ㄕㄣ ㄊㄧˇ : 人的軀體。 親自。 體 。 」 - 辭典查出水滸傳全目錄
- updated: 2018/5/29 下午 01:21: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