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方歌了一句,警幻便說道:「此曲不比塵世中所填傳奇之曲,必有生、旦、淨、末之別,又有南北九宮之限。此或詠嘆一人,或感懷一事,偶成一曲,即可譜入管絃。若非個中人,不知其中之妙,料爾亦未必深明此調。若不先閱其稿,後聽其歌,反成嚼蠟矣!」說畢,回頭命小丫鬟取了《紅樓夢》原稿來,遞與寶玉。寶玉接來,一面目視其文,一面耳聆其歌,曰:
方 : ㄈㄤ : 四個角都是九十度的四邊形。 區域。 歌 : ㄍㄜ : 唱。 頌揚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一 : ㄧ : 自然數的開始。 姓。 句 : ㄍㄡ : ㄍㄡˋ : ㄐㄩˋ : 屈曲、彎曲。 謙恭。 : 同'勾'。 :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,含有主語、述語,能表達一個完全的意思的,稱為 '句'。 量詞。 , 警 : ㄐㄧㄥˇ : 告誡。 戒備。 幻 : ㄏㄨㄢˋ : 蠱惑、欺瞞。 變化。 便 : ㄆㄧㄢˊ : ㄅㄧㄢˋ : 姓。 : 順、順利、方便。 簡單的、非正式的。 說 : ㄕㄨㄛ ㄉㄠˋ : 說、談。 講說正道。 道 : 「 此 : ㄘˇ : 這個。 曲 : ㄑㄩ : ㄑㄩˇ : 拐彎的地方。 事理不直。 : 樂歌。 文體名。 不 : ㄅㄨˋ ㄅㄧˇ : 不同於、比不上。 比 塵 : ㄔㄣˊ ㄕˋ : 凡俗的世界。 世 中 : ㄓㄨㄥ : ㄓㄨㄥˋ :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。 內、裡面。 : 達到要點。 合、正對上。 所 : ㄙㄨㄛˇ : 地方、處所。 恰當的位置。 填 : ㄊㄧㄢˊ : 補塞。 充滿。 傳 : ㄔㄨㄢˊ ㄑㄧˊ : 唐朝裴鉶著小說,以傳奇為名,後人則泛稱唐人文言小說及模仿其體例的作品為'傳奇'。 宋、元戲文、諸宮調、元人雜劇常取材自唐人傳奇,故泛稱此類敷演故事的作品為'傳奇'。 奇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曲 : ㄑㄩ : ㄑㄩˇ : 拐彎的地方。 事理不直。 : 樂歌。 文體名。 , 必 : ㄅㄧˋ : 一定、肯定。 假設、如果。 有 : ㄧㄡˇ ㄕㄥ : 泛指一切生物。 生來、一生。 生 、 旦 : ㄉㄢˋ : 天剛亮的時候。 白天。 、 淨 : ㄐㄧㄥˋ : 清潔。 純粹的、實質的。 、 末 : ㄇㄛˋ : 物體的尾端、頂梢。 事物的最後階段。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別 : ㄅㄧㄝˊ : 分離、離開。 區分、分辨。 , 又 : ㄧㄡˋ : 表示重複或反覆。 表示加強、加重的語氣。 有 : ㄧㄡˇ ㄋㄢˊ ㄅㄟˇ : 有道理。 有手段、辦法。 南 北 九 : ㄐㄧㄡˇ ㄍㄨㄥ : 元曲常用的九種宮調,有仙呂宮、南呂宮、中呂宮、黃鍾宮、正宮、大石調、雙調、商調、越調等。 九宮格的簡稱。 宮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限 : ㄒㄧㄢˋ : 險阻、要塞。 門檻。 。 此 : ㄘˇ : 這個。 或 : ㄏㄨㄛˋ : 泛指人或事物。 誰。 詠 : ㄩㄥˇ ㄊㄢˋ : 吟詠、歌誦。 嘆 一 : ㄧ ㄖㄣˊ : 古稱天子為一人。 一個人。 人 , 或 : ㄏㄨㄛˋ : 泛指人或事物。 誰。 感 : ㄍㄢˇ ㄏㄨㄞˊ : 內心有所感觸。 懷 一 : ㄧ ㄕˋ : 一件事。 同樣一件事。 事 , 偶 : ㄡˇ ㄔㄥˊ : 偶然而成。 偶而。 成 一 : ㄧ ㄑㄩ : ㄧ ㄑㄩˇ : 水的彎曲處。 一隅、一端。 : 樂曲的一闋。 曲 , 即 : ㄐㄧˊ ㄎㄜˇ : 就可以。 可 譜 : ㄆㄨˇ ㄖㄨˋ : 依樂譜和以管弦。 入 管 : ㄍㄨㄢˇ : 樂器名。 管樂器的通稱。 絃 : ㄒㄧㄢˊ : 裝於樂器以彈奏發聲的絲、線。 弦樂器。 。 若 : ㄖㄨㄛˋ ㄈㄟ : 如果不是、要不是。 非 個 : ㄍㄜˋ ㄓㄨㄥ ㄖㄣˊ : 此中人、局中人,了解或經歷過某事的人。 妓女的隱語。 中 人 , 不 : ㄅㄨˋ ㄓ : 不知道、不明白。 不自覺。 知 其 : ㄑㄧˊ ㄓㄨㄥ : 當中,在這中間。 中 之 : ㄓ : 的、底。 於。 妙 : ㄇㄧㄠˋ : 美好。 神奇、奇巧。 , 料 : ㄌㄧㄠˋ : 可供製造、使用或參考的事物。 詩文、講話的題材。 爾 : ㄦˇ : 第二人稱代名詞,相當於'汝'、'你'。 此、這個。 亦 : ㄧˋ : 相當於'也'、'也是'。 相當於'又'。 未 : ㄨㄟˋ ㄅㄧˋ : 不一定。 必 深 : ㄕㄣ : 從高到下,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。 高奧、精微。 明 : ㄇㄧㄥˊ : 通曉。 使通曉。 此 : ㄘˇ : 這個。 調 : ㄉㄧㄠˋ : ㄊㄧㄠˊ : 職務更動。 派遣、安排。 : 合適、和諧。 使和解。 。 若 : ㄖㄜˇ : ㄖㄨㄛˋ : '般若'、'蘭若'等。 : 一種香草。 姓。 不 : ㄈㄡ : ㄈㄡˇ : ㄈㄨ : ㄅㄨˋ : 姓。 : 表示否定。 表示疑問、未定。 : 花萼上的蒂。 : 否定詞。 與'就'連用,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。 先 : ㄒㄧㄢ : ㄒㄧㄢˋ : 祖先。 首要的事務。 : 不當超前而超前。 領導、率導。 閱 : ㄩㄝˋ : 檢驗、視察。 經歷。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 稿 : ㄍㄠˇ : 稻草等植物的莖稈。 未完成或已完成的文字、圖畫等。 , 後 : ㄏㄡˋ : 在時間上與'先'、'前'相對。 在空間、位置上與'前'相對。 聽 : ㄊㄧㄥ : ㄊㄧㄥˋ : 用耳朵收受聲音。 採信、取信。 : 治理、處理。 裁決、裁斷。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 歌 : ㄍㄜ : 唱。 頌揚。 , 反 : ㄈㄢ : ㄈㄢˇ : ㄈㄢˋ : 翻案。 : 翻轉。 回來。 : '反反'。 成 : ㄔㄥˊ : 做好事情。 變為。 嚼 : ㄐㄩㄝˊ ㄌㄚˋ : 比喻無味。 蠟 矣 : ㄧˇ : 表示已然的事。 表示肯定的語氣。 ! 」 說 : ㄕㄨㄛ : ㄕㄨㄟˋ : ㄩㄝˋ : 訴說、告訴。 解釋。 : 用言語勸人,使其聽從或採納。 : 喜悅。 畢 : ㄅㄧˋ : 古代用以捕捉鳥、兔的長柄小網。 簡札。 , 回 : ㄏㄨㄟˊ ㄊㄡˊ : ㄏㄨㄟˊ ˙ㄊㄡ : 向後轉頭。 稍待、等一會兒。 : 烙製有餡的麵食,做時扭轉兩端而後相接,故稱為'回頭'。 頭 命 : ㄇㄧㄥˋ : 差遣、下命令。 取定。 小 : ㄒㄧㄠˇ : 邪惡的人、壞人。 小孩、年幼者。 丫 : ㄧㄚ ˙ㄏㄨㄢ : 婢女。 鬟 取 : ㄑㄩˇ : 拿。 得到。 了 : ㄌㄧㄠˇ : ˙ㄌㄜ : 明白、懂得。 完畢、結束。 : 置於動詞後,表示動作的結束。 置於句末或句中停頓處。 《 紅 : ㄏㄨㄥˊ ㄌㄡˊ ㄇㄥˋ : 書名。清代著名的章回小說,一二○回。 樓 夢 》 原 : ㄩㄢˊ ㄍㄠˇ : 作品最初的手稿。 稿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 , 遞 : ㄉㄧˋ : 更迭、交替。 順著次序。 與 : ㄩˊ : ㄩˇ : ㄩˋ : 置於句末,表示感嘆的語氣。 置於句末,表示疑問、反詰的語氣。 : 贊成、允許。 支助、贊助。 : 參加。 干涉、干預。 寶 ㄅㄠˇ ㄩˋ賈政次子。玉輩。 玉 。 寶 ㄅㄠˇ ㄩˋ賈政次子。玉輩。 玉 接 : ㄐㄧㄝ : 交合、相觸。 交際、招待。 來 : ㄌㄞˊ : ㄌㄞˋ : 空間從別處移動至此處。 時間從某定點直至現在。 : 同'徠'。 , 一 : ㄧ ㄇㄧㄢˋ : 一個完整的部分。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,用'一面'以為副詞。 面 目 : ㄇㄨˋ : 眼睛。 條款、細則。 視 : ㄕˋ : 看、見。 察看、觀察。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 文 : ㄨㄣˊ : ㄨㄣˋ : 線條交錯的圖案、花紋。 文字。 : 掩飾。 修飾。 , 一 : ㄧ ㄇㄧㄢˋ : 一個完整的部分。 兩種動作同時進行時,用'一面'以為副詞。 面 耳 : ㄦˇ :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與平衡器官。 凡器物兩旁附有以便於提攜的把手均稱為'耳'。 聆 : ㄌㄧㄥˊ : 傾耳細聽。 其 : ㄑㄧˊ : ㄐㄧ : ㄐㄧˋ : 他、他們。 他的、他們的。 : 置於語尾,表疑問的語氣。 : 置於句中或句末。 歌 : ㄍㄜ : 唱。 頌揚。 , 曰 : ㄩㄝ : 說。 稱為、叫做。 : - 辭典查出紅樓夢全目錄
- updated: 2018/5/21 下午 11:50: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