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清華大學科法所攜手海納百川區塊鏈商學院、眾勤法律事務所成立區塊鏈法律中心。 清華大學提供)
學習
晶新聞 編輯室 綜合報導
2018-0708
清華大學發布訊息,「區塊鏈」最近因比特幣、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掀起熱潮,國內的法律及政策卻還沒跟上。清大科技法律研究所5日宣布,得到海納百川區塊鏈商學院及眾勤法律事務所的一千萬元捐助,將成立亞洲第一個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法律研究機構—清華大學海納百川區塊鏈法律研究中心,投入研究,並開班培育相關的法律人才。
比特幣的興起掀起全球「挖礦」風潮,就連挖礦所需的顯示晶片也水漲船高。科法所范建得所長表示:「台灣絕對不缺區塊鏈所需的產業技術,資金也源源不絕,但遺憾的是法律法規的建置仍落後美、日、韓、新加坡及中國大陸。」
因此,清大決定結合學界、法界及產業界的力量,投入區塊鏈的法律研究,並催生國內相關法規建置。范所長說,區塊鏈究竟是美夢還是個陷阱,法律是關鍵,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,才能排除障礙,建立起新體制內所有利害關係人的信任,穩固市場基礎,讓區塊鏈技術真正驅動創新金融體制,並帶動竹科廠商連結或投入新型產業及下游供應鏈。
范建得所長指出,清華區塊鏈法律中心未來將著重「人才培育」及「發展研究」兩大目標。人才培育將與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、北京清華合作,選送清華科法所優秀學生赴海外交流。
在研究方面,范所長說明,將聘研究員自主研究,並尋求與經濟部技術處合作科技專案研究。研究範圍分為兩大部分,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面,初期將探討加密貨幣在法律定位。在一般產業方面,將分析區塊鏈技術與能源、醫療等跨領域結合後衍生的法律議題。研究成果未來將呈交政府相關單位,作為訂定法規及制度的參考。